男子收藏3萬多種門券 見證各大景區漲價歷程
http://m.b6man.com 2012-5-24 來源:河南商報 點擊:次
他是個門券收藏愛好者,給屋子起名“臥游齋”,“看看門券,不出門也能‘旅游’”
他和藏友們有個共同的圈子,叫“票證門券圈”
他專注于收藏票證,尤其對僑匯券情有獨鐘,收藏有800多種僑匯券,對僑匯券的歷史了如指掌;他熱愛旅游,熱愛收集各類門券,3萬多種門券不重樣。
他們屬于一個共同的圈子:河南省票證門券專業委員會。作為一個民間社團組織,協會成員之間彼此熟知。因為相同的喜好,他們相聚一起。
十幾年前,他就成了“僑匯券迷”
28年前,14歲的黃玉海還在上初中,那一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了一部名為《郵緣》的電影,電影里一段因集郵而收獲的愛情打動了無數人。
事實上《郵緣》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集郵風尚,那是一段集郵蔚然成風的時光,年齡不大的黃玉海也加入這個集郵的隊伍,成了一名集郵愛好者。
1993年,糧票停止流通,轉而進入收藏領域,黃玉海開始收藏糧票等票證,并接觸到了僑匯券。
僑匯,是海外僑胞給國內眷屬的匯款。計劃經濟年代,這些寄回來的外幣無法直接購買物資,就有了僑匯券。僑眷可以根據所持僑匯的多少,兌換僑匯券,憑借僑匯券可以到當時指定的地方購買緊缺的商品。
黃玉海向記者展示了剛剛收集到的僑匯券,這張面值10元的僑匯券上標注著“山東省僑匯商品供應證”,上面羅列著可以購買的商品類型和數量:煤,7公斤;糧油,1.5市兩;糧食,3市斤;另有若干工業品。
“那時候有僑匯券,周圍人都很羨慕,可以買到很緊俏的商品。”黃玉海收集有800多種僑匯券,對僑匯券的歷史了如指掌,“沿海地區僑眷多,很多年份的(僑匯券)都有,僑匯券作為計劃經濟的產物,它的存在只有30多年的時間。”
他收藏3萬多種門券給屋子起名“臥游齋”
和黃玉海一樣,43歲的張興華也是因為集郵而接觸收藏,不同的是,張興華熱衷于收藏門券。門券,即門票,指公眾游覽、參觀、娛樂的場所的入門憑證。
時光倒流到19年前,一次,張興華幫舅舅搬家,其間他在舅舅的藏書中發現了十幾張門券,這些門券覆蓋北京的十幾個景點。自此以后,張興華開始留意起門券收藏,并漸漸專注于此。
“以白馬寺為例,過去的票價有一角、兩角、三角、五角……現在的門票要幾十塊錢一張,門票價格的變化反映出經濟的發展。”在一張上世紀80年代初的白馬寺門票上,兩個女孩子穿著顏色鮮亮的上衣、褶皺長裙,洋溢著青春的活力。
“門券從材質上可以分為紙質、塑料、金屬,近年來有景點推出磁卡門票。”張興華從事門券收集近20年,現在不重復的門券收藏有3萬多種。他給放置藏品的屋子起了一個雅名“臥游齋”,“我本身就喜歡旅游,平時看看這些門券,了解景點的知識,不出門也能‘旅游’。”
作為一名河南籍的資深藏友,張興華有著濃重的鄉土情結,“碰到稀有的河南旅游景點門券,出多高價格都想拿下來,特別是不想讓外省人拍走。”
他們有個共同的圈子:“票證門券圈”
雖然收藏方向有所不同,但黃玉海和張興華彼此都很熟悉,作為河南省票證門券專業委員會的核心成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圈子:“票證門券圈”。
昨日,河南省票證門券專業委員會第七屆交流會在鄭州市隴海路北京飯莊后院舉行,各地藏友齊聚一堂,交流藏品,觀看展覽。
“票證包含的范圍比較廣泛:糧票、油票、糖票、布票,等等,有非常濃重的時代印記。”河南省票證門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洪恩介紹,協會的性質是民間社團組織,目前擁有會員160多人,主要以河南人為主,“協會定期舉辦各種交流活動,給藏友一個交流的平臺。”
那么,如何才能加入這個圈子?王洪恩說,熱愛票證門券收藏都可以申請入會,“須由會員介紹,并填寫入會申請。”
他和藏友們有個共同的圈子,叫“票證門券圈”
他專注于收藏票證,尤其對僑匯券情有獨鐘,收藏有800多種僑匯券,對僑匯券的歷史了如指掌;他熱愛旅游,熱愛收集各類門券,3萬多種門券不重樣。
他們屬于一個共同的圈子:河南省票證門券專業委員會。作為一個民間社團組織,協會成員之間彼此熟知。因為相同的喜好,他們相聚一起。
十幾年前,他就成了“僑匯券迷”
28年前,14歲的黃玉海還在上初中,那一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了一部名為《郵緣》的電影,電影里一段因集郵而收獲的愛情打動了無數人。
事實上《郵緣》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集郵風尚,那是一段集郵蔚然成風的時光,年齡不大的黃玉海也加入這個集郵的隊伍,成了一名集郵愛好者。
1993年,糧票停止流通,轉而進入收藏領域,黃玉海開始收藏糧票等票證,并接觸到了僑匯券。
僑匯,是海外僑胞給國內眷屬的匯款。計劃經濟年代,這些寄回來的外幣無法直接購買物資,就有了僑匯券。僑眷可以根據所持僑匯的多少,兌換僑匯券,憑借僑匯券可以到當時指定的地方購買緊缺的商品。
黃玉海向記者展示了剛剛收集到的僑匯券,這張面值10元的僑匯券上標注著“山東省僑匯商品供應證”,上面羅列著可以購買的商品類型和數量:煤,7公斤;糧油,1.5市兩;糧食,3市斤;另有若干工業品。
“那時候有僑匯券,周圍人都很羨慕,可以買到很緊俏的商品。”黃玉海收集有800多種僑匯券,對僑匯券的歷史了如指掌,“沿海地區僑眷多,很多年份的(僑匯券)都有,僑匯券作為計劃經濟的產物,它的存在只有30多年的時間。”
他收藏3萬多種門券給屋子起名“臥游齋”
和黃玉海一樣,43歲的張興華也是因為集郵而接觸收藏,不同的是,張興華熱衷于收藏門券。門券,即門票,指公眾游覽、參觀、娛樂的場所的入門憑證。
時光倒流到19年前,一次,張興華幫舅舅搬家,其間他在舅舅的藏書中發現了十幾張門券,這些門券覆蓋北京的十幾個景點。自此以后,張興華開始留意起門券收藏,并漸漸專注于此。
“以白馬寺為例,過去的票價有一角、兩角、三角、五角……現在的門票要幾十塊錢一張,門票價格的變化反映出經濟的發展。”在一張上世紀80年代初的白馬寺門票上,兩個女孩子穿著顏色鮮亮的上衣、褶皺長裙,洋溢著青春的活力。
“門券從材質上可以分為紙質、塑料、金屬,近年來有景點推出磁卡門票。”張興華從事門券收集近20年,現在不重復的門券收藏有3萬多種。他給放置藏品的屋子起了一個雅名“臥游齋”,“我本身就喜歡旅游,平時看看這些門券,了解景點的知識,不出門也能‘旅游’。”
作為一名河南籍的資深藏友,張興華有著濃重的鄉土情結,“碰到稀有的河南旅游景點門券,出多高價格都想拿下來,特別是不想讓外省人拍走。”
他們有個共同的圈子:“票證門券圈”
雖然收藏方向有所不同,但黃玉海和張興華彼此都很熟悉,作為河南省票證門券專業委員會的核心成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圈子:“票證門券圈”。
昨日,河南省票證門券專業委員會第七屆交流會在鄭州市隴海路北京飯莊后院舉行,各地藏友齊聚一堂,交流藏品,觀看展覽。
“票證包含的范圍比較廣泛:糧票、油票、糖票、布票,等等,有非常濃重的時代印記。”河南省票證門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洪恩介紹,協會的性質是民間社團組織,目前擁有會員160多人,主要以河南人為主,“協會定期舉辦各種交流活動,給藏友一個交流的平臺。”
那么,如何才能加入這個圈子?王洪恩說,熱愛票證門券收藏都可以申請入會,“須由會員介紹,并填寫入會申請。”
作者:網絡來源
(責任編輯:劉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鄭州出租車起步價8元昨日實行 的哥每天可多收入80元 2012-5-16 10:57:26
- 中牟西瓜上市每斤2至2.5元 隨后價格會回落 2012-5-14 9:16:02
- 鄭州市出租車起步價上調2元 15日起執行 2012-5-11 13:25:28
- 周末撒歡兒 鄭州4個免費的林業主題公園 2012-5-11 10:00:17
- 5月10日起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30元和310元 2012-5-10 8:41:43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