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發(fā)展旅游
http://m.b6man.com 2010-8-2 9:17:37 來源:大河報 點擊:次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北京時間8月1日審議通過,將中國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內的8處11項古建筑精華有了新的“護身符”。
對于河南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自豪的消息,它讓登封歷史建筑群成為“世界名模”,讓河南“歷史文化厚重”這一名片更加熠熠閃光。但在這個時候,我們還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申遺并非只是為了發(fā)展旅游,申遺成功這一巨大的榮耀同時賦予了我們巨大的責任。也就是說,申遺的成功,也對河南人如何理解、對待這項榮耀提出了新的考驗。
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為啥要在1972年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原因很簡單,就是該組織注意到世界各國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希望通過采用公約形式的新規(guī)定,以便為集體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建立一個根據現(xiàn)代科學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防止這些全人類的世界遺產枯竭?梢,這個制度的精髓就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其他的一切延伸效應都是次要的。
比如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有的是中國最古老的國家級祭祀禮制建筑典范,有的是中國古代禮制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有的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天文臺,都是些獨一無二、不可再生的建筑,它們像一個個巨大的U盤,存儲著未被我們全部破譯的古代中國人的各種符號:生存意志、審美特點、性格特征、思維方式、聰明才智、風俗習慣、科技水平、宗教信仰、社會制度等!妒澜邕z產名錄》收錄它,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它。申遺成功后,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這些遺產完整地交給下一代,讓其成為中華民族認識自我、探索未來文明之路的重要參照。至于申遺成功后能在旅游上新增多少門票收入,那則是非常次要的事情,如果顛倒了這個次序,那就與申遺的初衷背道而馳。
鑒于此,我們在以下問題上應該有非常明確的認識。
其一,申遺成功后的景點并非都需要開發(fā),更不允許過度開發(fā)。如果有的建筑已經很破敗,不加以修繕將會危及其壽命,那么,按照一定的科學方法進行修繕當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利用申遺的知名度而吸引更多的人氣,無論有沒有必要或者會不會傷害這個景點,都籌集資金進行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比如在景區(qū)中建酒店,建高爾夫、娛樂中心,或者無限制擴大旅游人數,甚至增添一些“人造當代遺產”的景觀園,制造新的污染源,這是必須禁止的。目前,敦煌莫高窟、麗江故城、蘇州古典園林等世界文化遺產都面臨很大的旅游壓力,減少人氣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其二,地方政府絕對不能把世界文化遺產看作是國有企業(yè)和搖錢樹。利用合理的門票收入獲得一些保護、完善景區(qū)的資金,當然可以,但是,如果打著保護的旗號,向遺產管理單位下達門票收入的指標,然后把門票的絕大多數收入納入政府財政或者預算外收入,那是絕對不應該的,因為不能把世界遺產和GDP、利潤、支柱產業(yè)等進行綁架。要知道,廣東省沒有文化遺產,上海市也沒有文化遺產,但是它們的旅游業(yè)在全國來講是數一數二的。
其三,世界文化遺產不是奢侈品。必須強調,任何世界文化遺產都不是私人的,也不是某個利益群體的,而是屬于全體公眾的,鑒于它具有傳承文化、知識的教育功能,具有明顯的公益屬性,因此,中國的任何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全體國人都有看得到和看得起的權利,如果當地管理部門因遺產身價倍增而大幅提高門票,將其變成天價的鉆石,那么,世界遺產就淪落成可免費進入的官員和富人的“特供品”了。
其四,世界文化遺產也不是烘托政績的道具,政府不能在申遺過后便不管不問。比如我國有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竟然成為某些官員、富豪的私家花園,他們公然在景區(qū)內建造豪華別墅。這,就是政府監(jiān)管缺位所導致的。
世遺中心主任班德蘭告訴中國記者:“我們把一處遺產納入名錄,并不是為了開發(fā)一座公園,而是為了保護,每個國家都應履行自己的責任。有時候,我們必須進行干預,因為有些國家沒有遵守承諾。如果不予采納,就不得不對其進行警告,甚至將其從名錄中刪除。”希望這種事情不要發(fā)生在中國,更不要發(fā)生在河南。
對于河南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自豪的消息,它讓登封歷史建筑群成為“世界名模”,讓河南“歷史文化厚重”這一名片更加熠熠閃光。但在這個時候,我們還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申遺并非只是為了發(fā)展旅游,申遺成功這一巨大的榮耀同時賦予了我們巨大的責任。也就是說,申遺的成功,也對河南人如何理解、對待這項榮耀提出了新的考驗。
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為啥要在1972年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原因很簡單,就是該組織注意到世界各國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希望通過采用公約形式的新規(guī)定,以便為集體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建立一個根據現(xiàn)代科學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防止這些全人類的世界遺產枯竭?梢,這個制度的精髓就是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其他的一切延伸效應都是次要的。
比如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有的是中國最古老的國家級祭祀禮制建筑典范,有的是中國古代禮制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有的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天文臺,都是些獨一無二、不可再生的建筑,它們像一個個巨大的U盤,存儲著未被我們全部破譯的古代中國人的各種符號:生存意志、審美特點、性格特征、思維方式、聰明才智、風俗習慣、科技水平、宗教信仰、社會制度等!妒澜邕z產名錄》收錄它,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它。申遺成功后,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這些遺產完整地交給下一代,讓其成為中華民族認識自我、探索未來文明之路的重要參照。至于申遺成功后能在旅游上新增多少門票收入,那則是非常次要的事情,如果顛倒了這個次序,那就與申遺的初衷背道而馳。
鑒于此,我們在以下問題上應該有非常明確的認識。
其一,申遺成功后的景點并非都需要開發(fā),更不允許過度開發(fā)。如果有的建筑已經很破敗,不加以修繕將會危及其壽命,那么,按照一定的科學方法進行修繕當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利用申遺的知名度而吸引更多的人氣,無論有沒有必要或者會不會傷害這個景點,都籌集資金進行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比如在景區(qū)中建酒店,建高爾夫、娛樂中心,或者無限制擴大旅游人數,甚至增添一些“人造當代遺產”的景觀園,制造新的污染源,這是必須禁止的。目前,敦煌莫高窟、麗江故城、蘇州古典園林等世界文化遺產都面臨很大的旅游壓力,減少人氣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其二,地方政府絕對不能把世界文化遺產看作是國有企業(yè)和搖錢樹。利用合理的門票收入獲得一些保護、完善景區(qū)的資金,當然可以,但是,如果打著保護的旗號,向遺產管理單位下達門票收入的指標,然后把門票的絕大多數收入納入政府財政或者預算外收入,那是絕對不應該的,因為不能把世界遺產和GDP、利潤、支柱產業(yè)等進行綁架。要知道,廣東省沒有文化遺產,上海市也沒有文化遺產,但是它們的旅游業(yè)在全國來講是數一數二的。
其三,世界文化遺產不是奢侈品。必須強調,任何世界文化遺產都不是私人的,也不是某個利益群體的,而是屬于全體公眾的,鑒于它具有傳承文化、知識的教育功能,具有明顯的公益屬性,因此,中國的任何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全體國人都有看得到和看得起的權利,如果當地管理部門因遺產身價倍增而大幅提高門票,將其變成天價的鉆石,那么,世界遺產就淪落成可免費進入的官員和富人的“特供品”了。
其四,世界文化遺產也不是烘托政績的道具,政府不能在申遺過后便不管不問。比如我國有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竟然成為某些官員、富豪的私家花園,他們公然在景區(qū)內建造豪華別墅。這,就是政府監(jiān)管缺位所導致的。
世遺中心主任班德蘭告訴中國記者:“我們把一處遺產納入名錄,并不是為了開發(fā)一座公園,而是為了保護,每個國家都應履行自己的責任。有時候,我們必須進行干預,因為有些國家沒有遵守承諾。如果不予采納,就不得不對其進行警告,甚至將其從名錄中刪除。”希望這種事情不要發(fā)生在中國,更不要發(fā)生在河南。
作者:岳建國 通訊員:
(責任編輯:明珠)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細節(jié)提升會獎服務 2012-3-27 9:16:23
- 創(chuàng)新思路實現(xiàn)旅游業(yè)跨越式發(fā)展 2012-3-19 9:08:18
- 鄉(xiāng)村旅游低碳化發(fā)展策略 2012-3-12 9:57:17
- 挖掘高端旅游發(fā)展?jié)摿?/a> 2012-3-5 9:32:25
- 以智慧旅游推進舟山群島海洋旅游發(fā)展 2012-2-27 9:26:01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