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催生旅游大變局 在線旅游服務受親睞
http://m.b6man.com 2014/10/16 15:10:02 來源:安徽日報 點擊:次
旅游服務被認為是最適合“搬到網上”的業務。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移動”著的人們更加傾向于使用“移動”的互聯網和在線旅游服務,由此催生旅游業深刻的大變局。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結束,中國旅游業今年的狂歡也漸漸落下帷幕。據統計,國慶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4.75億人次,同比增長10.9%;實現旅游收入2453億元,增長15.7%。目前,國內市場針對在線旅游的移動APP大約有100多個,在這些產品的幫助下,旅游市場不斷細化,旅游服務更加多元,旅行方式更具個性。中國電子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預計將超過4500億元。
身未動,心已遠
十一黃金周,去哪兒網門票支付張數同比增長7.3倍;攜程網預訂跟團游人數達10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30倍
今年國慶期間,三大旅游網站(攜程、去哪兒、藝龍)在手機端全線展開促銷活動,更多的用戶可以從移動網絡終端提供的渠道預訂特價酒店、機票,享受補貼優惠,購買打折門票,預訂包車服務等。截至10月6日,去哪兒網門票共產生支付張數53.5萬張,較去年同期增長7.3倍,其中移動端占比達71%。通過攜程預訂跟團游的人數達10萬人次,這一數字是去年的30倍。通過這次黃金周,在線旅游越來越多地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對于在線旅游來講,移動APP是當下行業的顛覆者,也是未來的王者。去哪兒網CEO莊辰超認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在線旅游帶來了許多不可想象的改變,而未來,旅游業有著明確的發展趨勢,各類旅游服務有可能全部轉移到移動端。
目前中國市場針對在線旅游的移動APP大約有100多個,主要分為一站式和細分化兩種。采用一站式APP的往往是像攜程網、去哪兒網這種在線旅游巨頭,他們將優勢資源進行整合,為用戶提供整體的產品服務。而從旅游業整體來看,還會有一些不起眼的“尾單”,由于操作成本的問題不被巨頭所重視,于是便留給了創業者從細分領域切入在線旅游的機會。
根據eMarketer對全球手機使用最新預測,中國是世界上智能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智能手機的便攜性為在線旅行服務提供商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也因此,服務商如何通過移動應用為旅行者提供服務成為新的焦點。
今年8月,攜程的移動端下載量已達2億次,去哪兒的下載量也在同一數量級。攜程酒店事業部CEO孫茂華表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在酒店預訂業務中,無線預定的比重已超過40%。面對增長強勁潛力無限的移動端市場,大佬們不要盈利也要爭奪市場。
對于整體中國旅游市場來說,在線旅游目前市場份額只占10%多一點,發展空間巨大。來這游產品總監陳博認為,目前在線旅游的細分市場還有很大空間:“現在的細分領域更多的還是解決旅行的預訂問題,未來勢必要更多地解決旅行服務問題,但目前市面上的細分化旅游APP還未做到。 ”
有專家指出,移動互聯網將加速旅游業洗牌過程,催生新業態,促進旅游產業重構。旅游業不同于實物經濟、商品經濟。實物可移動,旅游產品不可移動,而且是即時消費品。這種特殊性決定了移動互聯網和旅游業的特殊耦合關系。從營銷的角度看,游客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包括平板電腦、手機)獲取信息,營銷成本低,精準度高,互動性強,隨時隨地全天候;從管理角度看,通過移動通信設備,通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可以對區域旅游、客流量進行調度。區域交通組織以及突發事件的應對,這兩方面都離不了移動互聯網。線下企業固然擁有景區、住宿等產品資源,但必須要向線上轉移,而線上企業也應當和線下融合,最后達到線上線下互動(O2O)。
@really_peral:在線旅游已從8年前的一片藍海漸漸演變成紅海,如同當時的團購,如雨后春筍一般。然而,在競爭中立足并非易事,決定成功的因素在于產品夠不夠好,規模夠不夠大。途牛網的成功之處就在于產品好、規模大,而且注重服務,始終把握方向,做到精準、差異化的競爭。
@哥是帥的不太明顯:線上產品的多樣化、服務的個性化更能滿足用戶需求。
玩轉移動互聯,玩得自在自如
2/3的旅行者不再愿意選擇團隊游,平均每天有300萬人利用網上攻略和游記進行旅游行程規劃
從游客角度來講,所需的旅游產品從傳統的旅游景點逐步向度假休閑的方向轉變,模式也從傳統的團隊旅游向散客自助旅游轉變。加上互聯網終端的推動作用,人們的旅游消費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品質化,而網絡化、自助化的出游方式也逐漸成為游客的主要選擇。
有分析認為,2014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境游國家。移動互聯網科技的普及,不僅使旅游變得更加方便、旅游產品更加物美價廉,也在逐漸轉變中國人的旅游方式,2/3的中國游客不傾向團隊游,不再喜歡瘋狂購物,而是尋求更加獨特和個性化的體驗。
目前,社交媒體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工具。旅行者可以從好友“喜歡”的頁面進行旅游預訂的可能性已經比他們通過傳統廣告進行預訂的可能性高出近80%。預計到2016年,社會化媒體將成為全球50%的旅游業公司獲得旅游預訂和收入的首要渠道。在線旅游的迅速發展極大地解決了旅游消費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使旅游價格更加透明、合理,旅游者可選擇的旅游產品也更多。
根據螞蜂窩旅游網的統計,2014年黃金周之前,旅游攻略累計下載量已超過2.2億次,比2013年增長了220%;平均每天有300萬人利用攻略和游記進行旅游行程規劃,游記的平均瀏覽人數達到1.2萬次/篇。在自助游的人群中,97.19%都選擇使用旅游攻略。更多的服務內容也觸發了用戶高頻次的線上交流。而未來的在線旅游一定是從旅行中的服務尋找突破口,通過分成或其他方式激勵線下服務商適應線上用戶的定制化需求,而在線旅游產品則承載旅游產品的設計和包裝,讓用戶能看到具有差異化的產品。
@小龍女慧:旅游是硬需求,因為每個人心里都藏著一個浪跡天涯的夢,但是很多時候,像那首歌里唱的“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而“窮游”的存在正好滿足了一大部分有體力、有沖動、有夢想的年輕人的心理需求,誰說沒錢就不能旅游?玩轉移動互聯網的年輕人,更可以輕松自如地結伴“窮”游天下!
@土撥鼠先生whistler:先用便宜的價格打開市場,之后通過人性化、舒心的服務才能加深品牌口碑。
面對“痛點”,期待“爆點”
移動互聯網與旅游業的融合,必須更好地打通“SoLoMo”,以Mo (移動)為核心,促進社交網絡、實時定位、在線服務等全面融合
隨著數字技術與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未來的旅游在APP導覽、二維碼介紹、數字化模型、全方位街景視圖等領域皆可深耕,指尖上的操作可以讓旅行變得便利,讓游人提升旅游體驗,同時也讓景觀獲得更好的保護。
手機APP當導游給予自助旅行更大的自由空間,磁性的聲音、生動的內容,通過手機導覽APP輸入多媒體化的內容導出給游客。游客只要輕輕觸摸屏幕,景區導覽的APP便能通過定位系統獲知游客的游覽路徑,在經過主要景點時向游客進行介紹。目前,已有不少景點都推出了這樣的APP,比如頤和園將要推出的客戶端,就是基于8萬字的講解資料,涵蓋140個景點。只要有網絡,通過景區的APP,選擇旅游路線也好,獲取景點介紹也罷,都變得簡單了。
雖然這樣的APP很有吸引力,但不少游客是到了景區才想起APP導覽這回事,接收定位服務和語音解說往往耗費不少流量,其流行受到一定限制。因此4G網絡的商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另外很多景點也已推出景區WiFi全覆蓋,對游客的服務更是細致入微。
另外,對于方便的二維碼技術也廣泛應用到古樹、山石等介紹中,只需輕輕一掃,手機屏幕將顯示詳細的文字介紹。未來科技的發展使得移動裸眼3D技術不斷升級,數字化模型技術讓游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保護古跡起到很好的作用。而對于已成廢墟的遺跡還可進行數據復原,比如數字圓明園的建立,能運用3D技術恢復圓明園全貌。
不過,顯而易見,移動旅游服務中尚有不少的“痛點”需要解決。首先是用戶使用習慣的遷移,當人們習慣于PC端的操作之后,轉移到手機端的實際操作需要一段時間習慣和適應,除非像微信一樣找到“微信紅包”這樣的產品“爆點”。
其次是手機支付的安全性問題。手機遺失的概率遠遠大于“大個子”的手提電腦,旅行一般都是較大額支付,如果在簡化手機支付的流程之后,手機遺失,密碼被破解,用戶資金安全值得擔憂。還有就是手機的瀏覽速度問題,盡管現在手機速度已經很快,但是比起PC來,還是有一定差距,且界面友好程度一般,用戶更愿意在PC上進行相關操作。
誰能解決這些“痛點”,誰就能占據移動旅游市場的先機。眼下,“SoLoMo”是移動互聯網領域最熱門的詞匯之一。 Social意為社交的,Local意為本地的,Mobile意為移動的,連起來就是SoLoMo。可以預見,以Mo移動為核心,社交網絡、實時定位等諸多新技術的交融,將對整個旅游業產生深遠影響。目前為用戶提供實景導覽和便捷溝通途徑的相關手機應用平臺已經產生,并引起了眾多行業領袖的關注。
還有一點必須指出的是,不管是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其精髓永遠都是開放和共享。未來旅游業必然是那些具有互補性的企業聯合起來,形成一種獨特的、交錯相連的依存關系。成員間是一種互相協作的關系。在旅游互聯網的未來中,合作和開放顯得尤為重要。
@狒狒:對于第一代游記攻略網站來說,瞄準未來、不一樣的旅行方式將是下一個行業高潮。就整個產業鏈來說,行前的攻略,行中的分享,行后的游記都有了,但是鏈接未免太松散;而且,有哪個用戶會耐心地在眾多攻略里去挑選,所以如何解決這個需求將是一個熱點問題。
@Haibala:精耕細作,而不貪大求全,對于后起之秀的生存和發展是很重要的。倒是那些四處“布局”的巨頭們,反而會陷入在各個細分領域多線作戰的境地。體量能夠支撐它們不被淘汰,卻不能保證帶領其走向勝利。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結束,中國旅游業今年的狂歡也漸漸落下帷幕。據統計,國慶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4.75億人次,同比增長10.9%;實現旅游收入2453億元,增長15.7%。目前,國內市場針對在線旅游的移動APP大約有100多個,在這些產品的幫助下,旅游市場不斷細化,旅游服務更加多元,旅行方式更具個性。中國電子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預計將超過4500億元。
身未動,心已遠
十一黃金周,去哪兒網門票支付張數同比增長7.3倍;攜程網預訂跟團游人數達10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30倍
今年國慶期間,三大旅游網站(攜程、去哪兒、藝龍)在手機端全線展開促銷活動,更多的用戶可以從移動網絡終端提供的渠道預訂特價酒店、機票,享受補貼優惠,購買打折門票,預訂包車服務等。截至10月6日,去哪兒網門票共產生支付張數53.5萬張,較去年同期增長7.3倍,其中移動端占比達71%。通過攜程預訂跟團游的人數達10萬人次,這一數字是去年的30倍。通過這次黃金周,在線旅游越來越多地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對于在線旅游來講,移動APP是當下行業的顛覆者,也是未來的王者。去哪兒網CEO莊辰超認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在線旅游帶來了許多不可想象的改變,而未來,旅游業有著明確的發展趨勢,各類旅游服務有可能全部轉移到移動端。
目前中國市場針對在線旅游的移動APP大約有100多個,主要分為一站式和細分化兩種。采用一站式APP的往往是像攜程網、去哪兒網這種在線旅游巨頭,他們將優勢資源進行整合,為用戶提供整體的產品服務。而從旅游業整體來看,還會有一些不起眼的“尾單”,由于操作成本的問題不被巨頭所重視,于是便留給了創業者從細分領域切入在線旅游的機會。
根據eMarketer對全球手機使用最新預測,中國是世界上智能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智能手機的便攜性為在線旅行服務提供商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也因此,服務商如何通過移動應用為旅行者提供服務成為新的焦點。
今年8月,攜程的移動端下載量已達2億次,去哪兒的下載量也在同一數量級。攜程酒店事業部CEO孫茂華表示,截至今年二季度,在酒店預訂業務中,無線預定的比重已超過40%。面對增長強勁潛力無限的移動端市場,大佬們不要盈利也要爭奪市場。
對于整體中國旅游市場來說,在線旅游目前市場份額只占10%多一點,發展空間巨大。來這游產品總監陳博認為,目前在線旅游的細分市場還有很大空間:“現在的細分領域更多的還是解決旅行的預訂問題,未來勢必要更多地解決旅行服務問題,但目前市面上的細分化旅游APP還未做到。 ”
有專家指出,移動互聯網將加速旅游業洗牌過程,催生新業態,促進旅游產業重構。旅游業不同于實物經濟、商品經濟。實物可移動,旅游產品不可移動,而且是即時消費品。這種特殊性決定了移動互聯網和旅游業的特殊耦合關系。從營銷的角度看,游客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包括平板電腦、手機)獲取信息,營銷成本低,精準度高,互動性強,隨時隨地全天候;從管理角度看,通過移動通信設備,通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可以對區域旅游、客流量進行調度。區域交通組織以及突發事件的應對,這兩方面都離不了移動互聯網。線下企業固然擁有景區、住宿等產品資源,但必須要向線上轉移,而線上企業也應當和線下融合,最后達到線上線下互動(O2O)。
@really_peral:在線旅游已從8年前的一片藍海漸漸演變成紅海,如同當時的團購,如雨后春筍一般。然而,在競爭中立足并非易事,決定成功的因素在于產品夠不夠好,規模夠不夠大。途牛網的成功之處就在于產品好、規模大,而且注重服務,始終把握方向,做到精準、差異化的競爭。
@哥是帥的不太明顯:線上產品的多樣化、服務的個性化更能滿足用戶需求。
玩轉移動互聯,玩得自在自如
2/3的旅行者不再愿意選擇團隊游,平均每天有300萬人利用網上攻略和游記進行旅游行程規劃
從游客角度來講,所需的旅游產品從傳統的旅游景點逐步向度假休閑的方向轉變,模式也從傳統的團隊旅游向散客自助旅游轉變。加上互聯網終端的推動作用,人們的旅游消費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品質化,而網絡化、自助化的出游方式也逐漸成為游客的主要選擇。
有分析認為,2014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境游國家。移動互聯網科技的普及,不僅使旅游變得更加方便、旅游產品更加物美價廉,也在逐漸轉變中國人的旅游方式,2/3的中國游客不傾向團隊游,不再喜歡瘋狂購物,而是尋求更加獨特和個性化的體驗。
目前,社交媒體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工具。旅行者可以從好友“喜歡”的頁面進行旅游預訂的可能性已經比他們通過傳統廣告進行預訂的可能性高出近80%。預計到2016年,社會化媒體將成為全球50%的旅游業公司獲得旅游預訂和收入的首要渠道。在線旅游的迅速發展極大地解決了旅游消費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使旅游價格更加透明、合理,旅游者可選擇的旅游產品也更多。
根據螞蜂窩旅游網的統計,2014年黃金周之前,旅游攻略累計下載量已超過2.2億次,比2013年增長了220%;平均每天有300萬人利用攻略和游記進行旅游行程規劃,游記的平均瀏覽人數達到1.2萬次/篇。在自助游的人群中,97.19%都選擇使用旅游攻略。更多的服務內容也觸發了用戶高頻次的線上交流。而未來的在線旅游一定是從旅行中的服務尋找突破口,通過分成或其他方式激勵線下服務商適應線上用戶的定制化需求,而在線旅游產品則承載旅游產品的設計和包裝,讓用戶能看到具有差異化的產品。
@小龍女慧:旅游是硬需求,因為每個人心里都藏著一個浪跡天涯的夢,但是很多時候,像那首歌里唱的“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而“窮游”的存在正好滿足了一大部分有體力、有沖動、有夢想的年輕人的心理需求,誰說沒錢就不能旅游?玩轉移動互聯網的年輕人,更可以輕松自如地結伴“窮”游天下!
@土撥鼠先生whistler:先用便宜的價格打開市場,之后通過人性化、舒心的服務才能加深品牌口碑。
面對“痛點”,期待“爆點”
移動互聯網與旅游業的融合,必須更好地打通“SoLoMo”,以Mo (移動)為核心,促進社交網絡、實時定位、在線服務等全面融合
隨著數字技術與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未來的旅游在APP導覽、二維碼介紹、數字化模型、全方位街景視圖等領域皆可深耕,指尖上的操作可以讓旅行變得便利,讓游人提升旅游體驗,同時也讓景觀獲得更好的保護。
手機APP當導游給予自助旅行更大的自由空間,磁性的聲音、生動的內容,通過手機導覽APP輸入多媒體化的內容導出給游客。游客只要輕輕觸摸屏幕,景區導覽的APP便能通過定位系統獲知游客的游覽路徑,在經過主要景點時向游客進行介紹。目前,已有不少景點都推出了這樣的APP,比如頤和園將要推出的客戶端,就是基于8萬字的講解資料,涵蓋140個景點。只要有網絡,通過景區的APP,選擇旅游路線也好,獲取景點介紹也罷,都變得簡單了。
雖然這樣的APP很有吸引力,但不少游客是到了景區才想起APP導覽這回事,接收定位服務和語音解說往往耗費不少流量,其流行受到一定限制。因此4G網絡的商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另外很多景點也已推出景區WiFi全覆蓋,對游客的服務更是細致入微。
另外,對于方便的二維碼技術也廣泛應用到古樹、山石等介紹中,只需輕輕一掃,手機屏幕將顯示詳細的文字介紹。未來科技的發展使得移動裸眼3D技術不斷升級,數字化模型技術讓游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保護古跡起到很好的作用。而對于已成廢墟的遺跡還可進行數據復原,比如數字圓明園的建立,能運用3D技術恢復圓明園全貌。
不過,顯而易見,移動旅游服務中尚有不少的“痛點”需要解決。首先是用戶使用習慣的遷移,當人們習慣于PC端的操作之后,轉移到手機端的實際操作需要一段時間習慣和適應,除非像微信一樣找到“微信紅包”這樣的產品“爆點”。
其次是手機支付的安全性問題。手機遺失的概率遠遠大于“大個子”的手提電腦,旅行一般都是較大額支付,如果在簡化手機支付的流程之后,手機遺失,密碼被破解,用戶資金安全值得擔憂。還有就是手機的瀏覽速度問題,盡管現在手機速度已經很快,但是比起PC來,還是有一定差距,且界面友好程度一般,用戶更愿意在PC上進行相關操作。
誰能解決這些“痛點”,誰就能占據移動旅游市場的先機。眼下,“SoLoMo”是移動互聯網領域最熱門的詞匯之一。 Social意為社交的,Local意為本地的,Mobile意為移動的,連起來就是SoLoMo。可以預見,以Mo移動為核心,社交網絡、實時定位等諸多新技術的交融,將對整個旅游業產生深遠影響。目前為用戶提供實景導覽和便捷溝通途徑的相關手機應用平臺已經產生,并引起了眾多行業領袖的關注。
還有一點必須指出的是,不管是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其精髓永遠都是開放和共享。未來旅游業必然是那些具有互補性的企業聯合起來,形成一種獨特的、交錯相連的依存關系。成員間是一種互相協作的關系。在旅游互聯網的未來中,合作和開放顯得尤為重要。
@狒狒:對于第一代游記攻略網站來說,瞄準未來、不一樣的旅行方式將是下一個行業高潮。就整個產業鏈來說,行前的攻略,行中的分享,行后的游記都有了,但是鏈接未免太松散;而且,有哪個用戶會耐心地在眾多攻略里去挑選,所以如何解決這個需求將是一個熱點問題。
@Haibala:精耕細作,而不貪大求全,對于后起之秀的生存和發展是很重要的。倒是那些四處“布局”的巨頭們,反而會陷入在各個細分領域多線作戰的境地。體量能夠支撐它們不被淘汰,卻不能保證帶領其走向勝利。
作者:魏俊然 通訊員:徐鵬
(責任編輯:徐鵬)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旅游景區“嘗鮮”微信支付 國內景區陸續跟進 2014/10/15 10:46:14
- 外地游客點贊開封“智慧旅游” 2014/10/15 10:44:45
- 今年我國旅游收入將超3萬億元 2014/10/15 10:41:06
- 三季度團隊游客滿意度升幅最大 2014/10/15 10:37:30
- 近六成內地游客有意增加境外購買奢侈品 2014/10/14 10:22:53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