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藝逞能”的大相國寺
http://m.b6man.com 2018/4/17 10:18:47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
開封大相國寺初建于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初名建國寺,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為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改建國寺為大相國寺。北宋建都東京開封后,特辟大相國寺為皇家寺院!度鐗翡洝贩Q當時大相國寺各種娛樂活動、商販酒館等“百藝逞能”,熱鬧無比。
開封大相國寺初建于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初名建國寺,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為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改建國寺為大相國寺。北宋建都東京開封后,特辟大相國寺為皇家寺院。此后,大相國寺作為當時國內(nèi)佛教活動與中外佛法交流的中心,被尊為天下第一名剎。
大相國寺位于宋都東京市區(qū)中心,南臨當時的東京交通動脈汴河河岸,其庭院廣闊、游客如云,除進行佛事活動之外,也是民間交易和游樂的場所。據(jù)宋《燕翼貽謀錄》載:“東京相國寺乃瓦市也。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趨京師以貨物求售轉(zhuǎn)售他物者,必由于此。”《麈史》稱:“都城相國寺最據(jù)沖會。每月朔望,三八日即開,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異之物,悉萃其間……”《東京夢華錄》里則更詳細描述了“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的盛況。伴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雜劇、評劇、雜技、木偶戲等娛樂活動也在寺內(nèi)出現(xiàn)。明代沿襲宋金舊俗,進而每日開放,不加限制!度鐗翡洝贩Q當時大相國寺內(nèi)各種娛樂活動、商販酒館等“百藝逞能”,熱鬧無比。
到了清代,大相國寺亦相當繁盛,當時大相國寺內(nèi)“百物充盈,游人畢集”,為開封城盛地。其中說書、墜子、相聲、皮影、戲法、武術等曲藝雜耍的演出常年不斷。一般藝人都要在大相國寺亮書獻藝,一些藝人在外地即使名聲再響,不到大相國寺出頭、立擂,想馳名中州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藝人特別是有一定成就的藝人都要到開封大相國寺來。因此大相國寺被藝人們稱之為“日過千相之地”。很多刀山班、武術團都曾在大相國寺內(nèi)表演。其中游海仙的萬法堂幻術團、馬華亭的武術團、長勝雜技團等都是大相國寺的“常客”,馬華亭甚至還在大相國寺內(nèi)安家落戶。
游海仙萬法堂幻術團
《相國寺特種娛樂調(diào)查》記載:相國寺內(nèi)有兩個幻術團、三個幻術攤,其中一個幻術團是游海仙領導的,名叫萬法堂。
游海仙,男,河北昌黎人,后隨父親來到河南。游海仙生長在開封,因為家里貧困,一家三口生活無法維持,游海仙便用他僅有的60個穿孔錢買了繩和斗牛(空竹),在大相國寺內(nèi)賣藝,14歲便挑起了生活重擔。
后來,游海仙跟著當時大相國寺內(nèi)玩幻術的石傻子、快手張、張三邦等學會了幻術表演。游海仙聰明伶俐,將學來的幻術翻新花樣,所以每次演出均十分受觀眾歡迎。
《相國寺特種娛樂調(diào)查》這樣記載:游海仙是萬法堂幻術團主任,能玩幻術600多種,以《萬國來慶》《借物還物》為好,每天可有10元收入,在眾多幻術表演中收入最高。當時有人在看過游海仙的幻術表演后非常驚訝,說每一個看游先生幻術的人,都很驚奇他戲法的巧妙,都會從腰包中掏出銅錢來給他買饃吃,都會在看完他玩的戲法后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喝彩的聲音來。
游海仙父母去世后,他便帶著徒弟到上海新世界去玩幻術,之后又到了無錫、蘇州、常熟、昆山、丹陽、鎮(zhèn)江、揚州、南京、蚌埠、徐州等地。在無錫,他遇到了幻術大師鵬春,兩人對南北方的幻術進行了交流,游海仙學到了南方的各種幻術。
游海仙共收了10個徒弟,開封市雜技團曾經(jīng)的團長朱明禮是其徒弟之一。游海仙還編寫了一本《幻術易知》,由河南教育廳推廣部出版。1928年河南省教育廳創(chuàng)辦游藝訓練班,游海仙首先報名受訓結(jié)束,是六名獲得獎狀者之一。他的幻術表演獲得了很多贈匾和銀盾,體現(xiàn)了他在藝術上追求創(chuàng)新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游先生有愛國思想,常流露在他表演時“賣口”的言詞中?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前往西安,后死于戰(zhàn)火。
馬華亭武術團
在大相國寺,這廂游海仙萬法堂幻術團表演得人聲鼎沸,而二殿前西側(cè)的馬華亭武術團的表演也是毫不遜色。
馬華亭,河南扶溝人,生于1900年,8歲開始學藝,曾讀私塾4年,20歲到開封,曾辦過武術學校,因經(jīng)費不足,聽朋友勸告將武校停辦,致力于賣藝。1923年,馬華亭來到大相國寺,并在大相國寺內(nèi)安家落戶。
在大相國寺,馬華亭表演武術、打彈弓,兼賣自制的“大力丸”,與他一起表演的還有他的弟弟馬富堂、妹妹馬素真、兒子馬克勤、女兒馬玉俠以及徒弟郭漢文、閻金英、許邦強,表演的節(jié)目有40多種,最受歡迎的是馬華亭的打彈弓,百發(fā)百中,人稱“神彈弓”。
馬華亭表演打彈弓時,先豎一塊人頭靶子,然后將耳、鼻、口、眼處各鉆個洞,再往洞里塞上火柴。馬華亭手持彈弓,站在30米開外,喊一聲“打左眼”,手起彈飛,左眼洞里的火柴立刻燃起火光。更絕的是拿活人當靶子:把一枚銅錢放在徒弟的頭頂上,馬華亭喊一聲“起”,手起彈飛,將那枚銅錢打飛,卻不傷徒弟的一根毫發(fā)。每每看他的表演都令人想起武俠小說中所說的“百步穿楊”“箭射金錢”。馬華亭主要是借此表演來推銷他的“大力丸”。大相國寺竹枝詞也有一首專說馬華亭:“劍影刀光映眼寒,羅圈揖過請包涵。分明制就壯陽劑,改個雅名大力丸。”
馬華亭除精于武術、善打彈弓外,還會捏骨。在河南省舉行的第五屆國術考試兼射騎比賽大會上,他大顯身手,其打彈弓項目獲得了李培基和朱紹良贈的“我武維揚”錦旗和銀盾。
雜技諸團和藝人在大相國寺的表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雜技藝人的社會地位提高了,在大相國寺內(nèi)進行表演的雜技團已經(jīng)不多,但各種雜技團和藝人們在大相國寺的表演、獻藝為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大相國寺所謂寺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973年起,大相國寺改建工程竣工,成為人民群眾休息游覽的場所,“萬姓交易”沒有了,雜技表演也隨之他遷。
開封大相國寺初建于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初名建國寺,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為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改建國寺為大相國寺。北宋建都東京開封后,特辟大相國寺為皇家寺院。此后,大相國寺作為當時國內(nèi)佛教活動與中外佛法交流的中心,被尊為天下第一名剎。
大相國寺位于宋都東京市區(qū)中心,南臨當時的東京交通動脈汴河河岸,其庭院廣闊、游客如云,除進行佛事活動之外,也是民間交易和游樂的場所。據(jù)宋《燕翼貽謀錄》載:“東京相國寺乃瓦市也。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趨京師以貨物求售轉(zhuǎn)售他物者,必由于此。”《麈史》稱:“都城相國寺最據(jù)沖會。每月朔望,三八日即開,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異之物,悉萃其間……”《東京夢華錄》里則更詳細描述了“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的盛況。伴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雜劇、評劇、雜技、木偶戲等娛樂活動也在寺內(nèi)出現(xiàn)。明代沿襲宋金舊俗,進而每日開放,不加限制!度鐗翡洝贩Q當時大相國寺內(nèi)各種娛樂活動、商販酒館等“百藝逞能”,熱鬧無比。
到了清代,大相國寺亦相當繁盛,當時大相國寺內(nèi)“百物充盈,游人畢集”,為開封城盛地。其中說書、墜子、相聲、皮影、戲法、武術等曲藝雜耍的演出常年不斷。一般藝人都要在大相國寺亮書獻藝,一些藝人在外地即使名聲再響,不到大相國寺出頭、立擂,想馳名中州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藝人特別是有一定成就的藝人都要到開封大相國寺來。因此大相國寺被藝人們稱之為“日過千相之地”。很多刀山班、武術團都曾在大相國寺內(nèi)表演。其中游海仙的萬法堂幻術團、馬華亭的武術團、長勝雜技團等都是大相國寺的“常客”,馬華亭甚至還在大相國寺內(nèi)安家落戶。
游海仙萬法堂幻術團
《相國寺特種娛樂調(diào)查》記載:相國寺內(nèi)有兩個幻術團、三個幻術攤,其中一個幻術團是游海仙領導的,名叫萬法堂。
游海仙,男,河北昌黎人,后隨父親來到河南。游海仙生長在開封,因為家里貧困,一家三口生活無法維持,游海仙便用他僅有的60個穿孔錢買了繩和斗牛(空竹),在大相國寺內(nèi)賣藝,14歲便挑起了生活重擔。
后來,游海仙跟著當時大相國寺內(nèi)玩幻術的石傻子、快手張、張三邦等學會了幻術表演。游海仙聰明伶俐,將學來的幻術翻新花樣,所以每次演出均十分受觀眾歡迎。
《相國寺特種娛樂調(diào)查》這樣記載:游海仙是萬法堂幻術團主任,能玩幻術600多種,以《萬國來慶》《借物還物》為好,每天可有10元收入,在眾多幻術表演中收入最高。當時有人在看過游海仙的幻術表演后非常驚訝,說每一個看游先生幻術的人,都很驚奇他戲法的巧妙,都會從腰包中掏出銅錢來給他買饃吃,都會在看完他玩的戲法后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喝彩的聲音來。
游海仙父母去世后,他便帶著徒弟到上海新世界去玩幻術,之后又到了無錫、蘇州、常熟、昆山、丹陽、鎮(zhèn)江、揚州、南京、蚌埠、徐州等地。在無錫,他遇到了幻術大師鵬春,兩人對南北方的幻術進行了交流,游海仙學到了南方的各種幻術。
游海仙共收了10個徒弟,開封市雜技團曾經(jīng)的團長朱明禮是其徒弟之一。游海仙還編寫了一本《幻術易知》,由河南教育廳推廣部出版。1928年河南省教育廳創(chuàng)辦游藝訓練班,游海仙首先報名受訓結(jié)束,是六名獲得獎狀者之一。他的幻術表演獲得了很多贈匾和銀盾,體現(xiàn)了他在藝術上追求創(chuàng)新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游先生有愛國思想,常流露在他表演時“賣口”的言詞中?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前往西安,后死于戰(zhàn)火。
馬華亭武術團
在大相國寺,這廂游海仙萬法堂幻術團表演得人聲鼎沸,而二殿前西側(cè)的馬華亭武術團的表演也是毫不遜色。
馬華亭,河南扶溝人,生于1900年,8歲開始學藝,曾讀私塾4年,20歲到開封,曾辦過武術學校,因經(jīng)費不足,聽朋友勸告將武校停辦,致力于賣藝。1923年,馬華亭來到大相國寺,并在大相國寺內(nèi)安家落戶。
在大相國寺,馬華亭表演武術、打彈弓,兼賣自制的“大力丸”,與他一起表演的還有他的弟弟馬富堂、妹妹馬素真、兒子馬克勤、女兒馬玉俠以及徒弟郭漢文、閻金英、許邦強,表演的節(jié)目有40多種,最受歡迎的是馬華亭的打彈弓,百發(fā)百中,人稱“神彈弓”。
馬華亭表演打彈弓時,先豎一塊人頭靶子,然后將耳、鼻、口、眼處各鉆個洞,再往洞里塞上火柴。馬華亭手持彈弓,站在30米開外,喊一聲“打左眼”,手起彈飛,左眼洞里的火柴立刻燃起火光。更絕的是拿活人當靶子:把一枚銅錢放在徒弟的頭頂上,馬華亭喊一聲“起”,手起彈飛,將那枚銅錢打飛,卻不傷徒弟的一根毫發(fā)。每每看他的表演都令人想起武俠小說中所說的“百步穿楊”“箭射金錢”。馬華亭主要是借此表演來推銷他的“大力丸”。大相國寺竹枝詞也有一首專說馬華亭:“劍影刀光映眼寒,羅圈揖過請包涵。分明制就壯陽劑,改個雅名大力丸。”
馬華亭除精于武術、善打彈弓外,還會捏骨。在河南省舉行的第五屆國術考試兼射騎比賽大會上,他大顯身手,其打彈弓項目獲得了李培基和朱紹良贈的“我武維揚”錦旗和銀盾。
雜技諸團和藝人在大相國寺的表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雜技藝人的社會地位提高了,在大相國寺內(nèi)進行表演的雜技團已經(jīng)不多,但各種雜技團和藝人們在大相國寺的表演、獻藝為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大相國寺所謂寺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973年起,大相國寺改建工程竣工,成為人民群眾休息游覽的場所,“萬姓交易”沒有了,雜技表演也隨之他遷。
作者:岳蔚敏 通訊員:孫璐
(責任編輯:舒湘苑)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網(wǎng)友評論
相關新聞
- 開封市旅游委員會參加省安委會電氣火災綜合治理督導工作匯報會 2018/4/17 15:11:59
- “微笑”之花綻放 感動四方賓朋 2018/4/17 10:32:55
- 多元文化助力開封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 2018/4/17 10:20:12
- 開封市旅游委員會赴新鄉(xiāng)參加河南省旅游局組織的全省旅游業(yè)轉(zhuǎn)型發(fā) 2018/4/13 8:55:07
- 第三屆“開封禮物”評審認證會圓滿落幕 2018/4/12 17: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