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帥氣的“90后”河南洛陽男孩暢楊楊,雖是剪紙行業里的“年輕派”,卻已多項榮譽加身。他現為河南省級非遺項目孟津剪紙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青聯委員、河洛剪紙協會執行會長,并被授予“河洛工匠”“拔尖人才”“最美奮斗青年”等榮譽稱號。
代表河南出國,向外國友人推介剪紙藝術;參加“與世界攜手,讓河南出彩”全球推介會,向駐華大使展現傳統非遺文化;到南京大學文化和自然遺產研究所等接受培訓,進一步進修剪紙技藝……面對這些,暢楊楊似乎并不“滿足”,他的想法很純粹:“剪紙是寶貴的民間傳統藝術,我想通過努力讓更多人了解剪紙,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剪紙,把這門古老的藝術好好地傳承下去。”
河南屬中部地區,剪紙風格在中國剪紙中有著南北兼容的特點。暢楊楊出生的孟津縣,位于黃河南岸洛陽北部,是歷史文化名縣。在孟津地區人們稱剪紙為“鉸花”,是以女性為主要傳承群體的傳統美術門類,在婚嫁、壽誕、刺繡扎花、年俗、喪葬、信仰文化上,都有剪紙的創作應用。但隨著城鎮化發展,剪紙的承載空間發生變化,剪紙在現代社會中應用減少、流傳漸緩,和現代生活的聯系日趨減弱。
剪紙是我國民間一項古老的傳統藝術,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融入現代元素,剪紙藝術的發展岌岌可危。這讓暢楊楊深受觸動,下定決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保護和傳承民間工藝。
工作后,在職業的選擇上,暢楊楊曾和家人有過分歧。暢楊楊受奶奶影響從小喜歡剪紙,但家人認為男孩子從事剪紙沒有出息。暢楊楊堅持自己的選擇,在鄉村開始搜尋求教,學習民間傳統的剪紙知識和技藝,整理資料記錄檔案,把散落在孟津的民間剪紙收集起來,向政府主管部門申報非遺。
為能夠掌握孟津剪紙與其他地區剪紙的區別,暢楊楊到山西、陜西、吉林等地去拜訪剪紙前輩。為了能剪出屬于自己的風格特色,他將思考和疑惑的問題記錄下來,專門坐火車到外省去求教研究剪紙的學者老師。回到家里,他又開始潛心創作,先后創作出的《洛陽年俗——孟津篇》《河南民間繡樣——麒麟送子》《家住黃河南》等作品,在全國剪紙大賽獲獎。2012年,由他創作的反映黨的十八大召開、農村發展新變化的作品《廉政為民》,獲得河南省民間文藝最高獎——“金鼎獎”。
在創作作品參展的同時,暢楊楊明白只有鼓勵更多人參賽,剪出好的作品,剪紙藝術才能被認可,他又組織楊芳蘭、李桂蘭等剪紙藝人,一起參加各類展賽。
剪紙創作分兩種,一種是不脫稿,就是在紙上畫好稿后,修改到滿意為止再剪,大多數剪紙創作者會采用這樣的創作方式。另一種是脫稿,就是不畫圖樣,憑眼睛和心里的想法在紙上直接剪,剪好后就不能改,所以難度很大,考驗的是創作者的剪紙功底。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脫稿剪紙對于暢楊楊來說已經沒有難度。一般的高手,脫稿也就剪單個形象,而他能脫稿剪復雜的大場面。這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他每天10個小時以上的剪紙練習。
2015年,孟津剪紙被列入河南省級非遺項目。對暢楊楊來說,“大干一場”的機會到了。為了更好地發展傳承剪紙,他開始在鄉村少年宮、鄉鎮文化站進行剪紙培訓。2015年,他還在洛陽市麗景門景區內開設了自己的剪紙工作室。
在工作室,他現場為各地游客創作定制剪紙,不打草稿不臨摹,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技藝的魅力。游客的側面肖像剪紙,他只需要5分鐘就能剪出。游客在現場還可以預定全家福或情侶照,只要有照片就可以在預定的時間來取或郵寄。如今僅靠工作室剪紙,暢楊楊一年下來就能收入15萬元以上。
暢楊楊還幫著其他老藝人開店售賣剪紙。王秋云退休后一直創作剪紙作品,但她不知道剪紙是非遺項目,也從未售賣過作品。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王秋云認識了暢楊楊,暢楊楊幫她整理作品材料信息,并成功申報了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隨后,王秋云也在孟津的景區開設了自己的剪紙工作室,陸續參加了全國各地的剪紙賽事并獲獎。
王秋云的經歷只是一個縮影。在暢楊楊的帶動下,不僅使老一輩剪紙藝人獲得了經濟效益,更多的青年人也開始了解剪紙,加入傳承隊伍。暢楊楊的助手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一起用青春的活力,為傳統技藝注入新鮮血液。
為更好地傳承剪紙,讓更多人通過剪紙增收致富,暢楊楊積極參與扶貧工作。在他的家鄉橫水文化站,他曾開設了5期扶貧專業技術學習班,數百人參與學習培訓。如今,當地從事剪紙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的腰包也越來越鼓。隨后,他又開始在孟津的10個鎮開辦公益的剪紙學習班。
暢楊楊堅信,只要一點一滴地去做、去傳承,剪紙藝術之花會越開越芬芳。
- 孟津非遺:傳承千年的硪工號子唱響黃河兩岸 2021/6/17 14:42:06
- 2021新鄉5G+智慧全域旅游博覽會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圓滿舉行 2021/6/16 17:20:24
- 開封非遺大會開幕式暨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頒牌儀 2021/6/15 16:58:51
- 百年慶典 薪火相傳 三門峽澄泥硯文化遺產特展 2021/6/9 14:36:39
- 河南舞鋼市:公共文化與山水林城融合發展 2021/6/8 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