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少林寺 中共登封市委宣傳部供圖
聞名海內(nèi)外的少林文化只是嵩山浩瀚璀璨文化中的零光片羽。嵩山之古,堪稱萬山之祖。25億年前,地球還沉浸于一片大海之時,嵩山就橫空出世,成為華夏民族繁衍生息的搖籃。這里孕育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大河村文化、仰韶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址數(shù)量之多、分布之密居全國之首。
2010年8月1日,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研究嵩山文化近30年的鄭州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常松木說:“一千年文化看北京,三千年文化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中原,八千年文化看嵩山。嵩山地區(qū)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
秋日的觀星臺景區(qū)彌漫著青草香氣,71歲的天文愛好者郭同勛正給孫女講二十四節(jié)氣的由來。據(jù)《周禮》記載,為了在天地之中建都,周公通過土圭測量法找到了位于鄭州登封告成鎮(zhèn)的“天心地膽”,并在此驗四時、定歷法,確立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二分”“二至”。一直到清朝時期,這里都是中國天文活動的中心、歷法制定的原點,吸引無數(shù)愛好者紛至沓來。郭同勛說:“2014年春分到2017年春分,我們堅持每天在這里測量日影,一個是確定二十四節(jié)氣的時刻,再一個對比一個回歸年時間和元代記載的時間是否相符,4年測量了1100個影長數(shù)據(jù)。”
“天心地膽”觀星臺 中共登封市委宣傳部供圖
嵩山腳下的觀星臺不僅是中國天文發(fā)展大繁榮的有力見證,其蘊含的“中文化”更體現(xiàn)了古人的宇宙觀、哲學觀,千百年來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為人處世之道。嵩山文化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呂宏軍說:“中國的哲學都是以中作為核心的,就是大道為中或者中庸之道。天地之中的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文化之源、中國文化之根,成為中國一切行動的指南。”
五岳之中的中岳嵩山 中共登封市委宣傳部供圖
正因為嵩山如此雄壯偉岸、底蘊深厚,中國多位帝王在此舉行祭祀封禪活動,文人墨客、三教九流也爭相登臨。儒釋道三教薈萃,不但留下了燦爛的文化瑰寶,更形成了嵩山文化圈內(nèi)的諸多古跡。其中,漢三闕是中國最古老的國家級禮制建筑典范。作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漢三闕生動展現(xiàn)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和習俗,甚至為現(xiàn)代足球運動起源提供了實物佐證。呂宏軍說:“漢三闕上的文字和圖案可以說是中國上古到漢代的一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縮影。就是有了漢三闕上這個蹴鞠圖,聯(lián)合國世界體育組織2004年在巴黎正式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足球發(fā)祥地。”
中國唯一的十二邊形密檐式塔——嵩岳寺塔 中共登封市委宣傳部供圖
同樣在古代建筑領域首屈一指的還有建于北魏時期的嵩岳寺塔,這是我國現(xiàn)存的最早磚塔,也是中國乃至東亞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密檐式塔。歷經(jīng)1500年風雨侵蝕仍屹立不倒,嵩岳寺塔卓越的建筑技藝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國內(nèi)外專業(yè)人士前來“取經(jīng)”。嵩岳寺塔講解員喬樂鵬說:“嵩岳寺塔里面融合了西域文化,融入了數(shù)學、美術(shù)、幾何、藝術(shù)多種元素,造型、建筑結(jié)構(gòu)非常特別。”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 中共登封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位于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經(jīng)常有身著漢服的小學生在此誦讀經(jīng)典。作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名滿天下,成了無數(shù)孺子的求學圣地。范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等鴻儒碩學都曾前來傳道授業(yè)。置身其中,悠悠書香撲面而來,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仿佛訴說著千年的儒學文化。嵩陽書院文物管理所副所長李俊梅說:“1000多年過去了,現(xiàn)在還有很多活動在這里舉行,如每年的嵩山論壇都有很多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討論,還有小朋友到這兒接受文化熏陶,這也是對嵩山文化的一種傳承。”
- 中國功夫鄭州旅游之夜引爆冬日嵩山 2017/12/25 15:33:16
- 嵩山論壇2017年會閉幕 2017/9/18 15:42:59
- 成己成人:共建天下文明 嵩山論壇2017年會16日開幕 2017/9/14 10:57:29
- 游鄭州登嵩山逛新密,半小時即達 2017/8/4 11:06:52
- 鄭州:“嵩山論劍”完美收官 2015/9/14 17: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