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照“菜譜”去做,按圖索驥,不知道能不能燒出一桌好菜。
如果按照唐朝的菜譜去做,會做出唐朝的風味嗎?按照宋代的菜譜做,還能不能有宋代的心境口感?
假設吃著唐宋的菜肴,穿唐裝、宋袍,坐在一座老房子里,恍若回到古代。
清代有個叫袁枚的老頭兒,寫了一本《隨園食單》。也不知道能不能被收錄到廚師學校的培訓教材里去?
老頭兒妙語連珠,他對“作料須知”巧打比方:“廚者之作料,如婦人之衣服首飾也。雖有大姿,雖善涂抹,而敝衣襤褸,西子亦難以為容。”讓不少現(xiàn)代吃貨、棉布文人,想念古代美食。
關于刀魚二法,袁老頭兒津津樂道:“用蜜酒釀、清醬放盤中,如鰣魚法蒸之最佳。不必加水。如嫌刺多,則將極快刀刮取魚片,用鉗抽去其刺。用火腿湯、雞湯、筍湯煨之,鮮妙絕倫。”這樣做出的菜,應該適合謝師宴。
我的朋友王小二,女兒考上大學,在小城最氣派的酒店擺宴。王小二讓酒店的廚師按《隨園食單》的菜譜去做,廚師朝他干瞪眼。
絡時代的文藝妹子,喜歡韓餐的小清新風格。實在不行,偶爾學一學《紅樓夢》中茄鱉的做法,秀一把廚藝,以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大老板過生日,請客是必不可少的。親朋好友、以前的同事上司、生意場上有過往的人,往來談笑,作揖相迎。有一次,我的親戚吳老板過生日,請了50桌,他會參考古代的菜單嗎?
如果把《隨園食單》中的菜譜分類,海參三法、魚翅二法、梨炒雞、八寶肉、羊肚羹、鹿筋二法、尹文端公家風肉、果子貍……大概是可作為生意場上的公關宴;豬頭二法、干鍋蒸肉、紅煨羊肉、白片雞、素燒鵝,可作為家宴、小兒滿月、兒女訂婚、過生日之類菜譜。
至于,蔣侍郎豆腐、程立萬豆腐、蓑衣餅、楊中丞西洋餅、蕭美人點心……古代私家菜、點,僅適合那些路邊精致小館,邊吃邊聊,喁喁私語。
《隨園食單》,雖然有名,卻不是重口味。江南,淮揚風格,清雅綿甜,多河鮮海鮮,少麻辣。有趣的是,袁枚其實只會說,不會做,只是一位美食家,他本人并不擅廚藝。
清代有個叫顧仲的人,也有一冊《養(yǎng)小錄》,教你烹炒幾個古代小菜,適合閑情小資男女居家過日子。工薪階層,無此雅興。
先教你做“暗香湯”。摘半開的梅花,連同蒂兒放進瓷瓶。一兩,用炒鹽一兩灑入。用箬、竹葉、厚紙密封。到了夏天,打開,放少許蜜杯中,加花三四朵,倒進滾開水,當茶吃,很香很可愛。夏天,兩個朋友,竹榻小坐,可攬月入懷,邊飲邊談。想想,都有詩意。
腌雪,也有新意。把雪貯存到缸里,一層雪一層鹽,蓋好,入夏后,取水一勺煮鮮肉,肉味就像腌過的那樣鮮美。
醬蟹,用厚甜的醬,取鮮活大蟹,麻絲捆扎,手撈醬,把蟹像團泥巴一樣用醬團好,裝進罐里封存。兩個月后開罐,臍殼很容易去掉,可以吃了。如果臍還不容易去掉,再封起來等一些日子。吃時,用淡酒把醬洗下,醬仍可供廚房用,比原來還鮮。
還有橙糕,橙用刀四面切破,煮熟,取出。去核搗爛,加白糖,稀布瀝汁,放瓷盤里。再上火燉過,結成凍后,切著吃。
古代的菜譜,不知道會對誰的胃口?也不知養(yǎng)育過什么人?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