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摸這座城的滄桑容顏
一段令人專注的漫游時光——這大概是定義游逛開封老城墻最切題的注腳!
今天我們不說歷史故事,不說朝代興亡、戰(zhàn)火水患加諸城墻的千年往事,不說它精密強大的防御力量,也不說風水八股、祈求江山千秋萬代的福祉。今天,我們專注地說一說古城墻下的漫游時光。
少年讀不懂歷史,在于讀不懂歷史背后的人情世故、愛恨別離,正如太年輕的人不大喜歡走訪古跡,寧愿游歷山川河流白云草地。但人之性情里,我們都是厚古薄今的人,一面奔赴未來,一面懷想過去。漫游開封,不如把你的行程安排的松散一點,找一個午后換一雙舒服的鞋,爬上西北城墻,順著老墻頭走一走。
這條小道是只有老開封人才會來的地方,沒有景區(qū)的喧鬧,又與城內(nèi)的繁華隔開一小段距離,因而擁有一股獨特的靜謐和安詳。沿著城墻內(nèi)側(cè)走,腳邊的老城墻矮矮的,最矮的地方幾乎與地齊平,最高的地方也不過一人高。然而,從城外向城內(nèi)看,同樣是這腳邊的城墻卻有七八米高,全由青磚筑砌,城墻底部厚達七米,頂部也有四五米厚!想象,走在高高的城墻頭,一側(cè)是繁華太平的老城,是安安穩(wěn)穩(wěn)日如小年的景象,另一側(cè)則是不斷崛起的新城,俯視而去仿佛看到了它噴薄的雄心。新舊交匯,今昔連通,腦海不禁想象百年前是否有人像自己這樣,佇立于城墻之上,迎風高歌,風解裙裳?人類的情感,從古到今都是貫通無阻的。
訴不盡城墻上的故事
沿著老城墻漫步,身心沉浸在斜斜的日光里,專注于當下所見。偶爾會碰見三兩個人迎面走來,小道兒狹窄,大家友好默契地側(cè)側(cè)身,相互謙讓擦肩而過。沒有焦慮,沒有急迫,沒有要追趕的時間,也不會擁堵、鳴笛。
有時會是年過七旬的夫婦,一前一后緊緊相隨,彼此不講話。老先生停下腳步朝看遠處像在辨別什么,老太太也停下來順著他的眼光望去。然后繼續(xù)走。也會挨著坐在墻頭,許是歇歇腳,喝一口隨身攜帶的熱水。余暉打在他們臉上,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經(jīng)過了歷史歲月的錘煉,人生的年邁與歷史的久遠此刻交融在這具象的生命上,帶來一種無以言表的感動。中國式的夫妻有獨特的情感表達,似乎與這靜默的城墻一般,他們的內(nèi)斂、低沉、含蓄,但卻富有強大的力量和沖破生活艱險雜蕪的光芒。
也許還會碰到手牽手散步的年輕戀人,領(lǐng)著外孫來撿拾野果子的老爺子,具有游客氣質(zhì)的三兩伙伴……但是,如果你留心會發(fā)現(xiàn),不管恰巧碰見了誰,他們都有一種相似:說話總是很小聲,好像在避免攪擾到什么;走路走得很慢,伸手摸摸墻頭兒或是拍張照片留念;不時駐足,放眼望去泛黃的草木叢生。冬日黃草被點燒,窸窸窣窣的響聲如同來自土里,煙熏人眼,恰似滾滾躍進的歷史,心中默念打小就熟讀的詩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就算你不巧誰都沒有遇見,也沒關(guān)系,這樣安安靜靜不被打擾地走一走該有多好。不過當經(jīng)過某一小段路途時,你一定會聽到下棋、打牌的聲音,聽到成群的鳥叫。是的,老城墻墻角下,開闊避風的拐角空地上,一定會有老人們聚在一起,打牌的打牌,遛鳥的遛鳥,曬太陽的曬太陽。夕陽打在他們的棉衣上,想必藏在袖口綿軟的塵灰都能被陽光照見吧?時間仿佛被誰截止,停留在那里,溫暖永恒。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歷史朝朝代代如同花開花謝,置于無形的長河里,似如開落在無人山谷;人生亦如此,都市里的燈紅酒綠夜如白晝紛繁炫目,有時也不過是一隅無聲無息的山谷。我們偶爾停下奔跑,回顧遠昔,在閑散自在的一段漫步時光之中,找到靜默而強壯的力量。
(出自最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