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溝村,是新密市西部邊緣尖山鄉(xiāng)的一個行政村,北毗滎陽,西鄰鞏義,南界登封。在浮戲山南部的祖師山與牤牛丈(山名,海拔958米)之間,是汜水流域西支流的源頭。因為地處低凹,村部所在地又叫“坑(方言念殼ke)兒里”。
鐘溝村名字的來歷據(jù)說與祖師山山頂上的祖師廟有關,至今還有人叫祖師山為“走神廟山尖兒”。
傳說,在很早以前,祖師山上有一株千年何首烏,已修成正果,變化成人。有年夏秋之交,連綿陰雨月余,地濕氣晦,何首烏的枝葉被傳染上了寄生蟲。夜里,何首烏變化成滿臉病態(tài)的小孩來到祖師廟,讓老道幫他捉頭上的虱子。老道見到這個小孩,心感詫異:方圓數(shù)里無有居民,黑更半夜哪來的小孩?在抱著小孩的腦袋捉虱子時,老道嗅到小孩身上有清幽的馨香氣味,才知道小孩不是凡人,是個寶物。頓時,老道存了據(jù)寶物為己有的不良之心,推說夜深了,要睡覺,讓小孩回去,明晚再來。次日老道做了一番準備。小孩夜至,老道在給小孩捉虱子時,偷偷兒將一根使過咒讖的紅線綁在了小孩的脖子上,把一個裝著石灰面的小兜兜兒綁在小孩的后腰上,老道給小孩捉虱子到深夜,送病懨懨的小孩出門時,伸手在石灰兜兒上扎了個窟窿。
第二天,老道順著撒下的一溜石灰線在山坳里找到了那株千年何首烏。老道挖出何首烏,回到廟里蒸煮熬湯,香氣溢出,驚動了兩個小道童。小道童平日倍受老道虐待,懷恨在心,計尋報復。見老道蒸煮千年何首烏,謊報廟外有人找,老道出門張望時,兩道童抬出灶火上的湯鍋,把鮮美的仙湯傾倒在房后墻下。霎時,仙湯繞著墻根流了一圈,廟墻有了靈氣。老道在大門外不見有人,轉身剛要回去,卻見飽灌仙湯的廟墻托著屋頂忽地拔地而起,徐徐升空,留下了廟里的神像、廟院的大鐘。當天夜里,附近很多人看見塑著金身的神像順著山梁往南走了,所以當?shù)厝擞纸凶鎺熒?ldquo;走神廟山尖兒”。
廟飛神走人散,天長日久廟院荒蕪,大鐘也順著山坡滾到西南的山溝里去了。后來,人們在此聚居,形成村落,就起名叫“鐘溝村”了。據(jù)當?shù)乩先苏f,鐘溝村的那口大鐘一直存放到上世紀“大辦鋼鐵”時,才被投進火爐。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