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超市里見過一盞懷舊燈,那燈像過去的罩子燈,只因為它用電,所以沒了中間鐵皮做的燈芯。
過去的罩子燈是玻璃做的,除了鐵皮燈芯,還分上、下兩部分,下部是油壺和燈座,上部是玻璃罩,可以取下,中間的燈芯呈菊花形,伸出的“花瓣”正好嵌住玻璃罩。這種燈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很流行,用一段時間,把燈罩取下,用棉紙擦拭,擦干凈了,燈就會亮許多,我小時候常干這活兒。
我家還有一盞馬燈,它的歷史要長些。馬燈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仍流行,它不怕風,適用于室外,下面是鐵皮,底座、油壺功能合一,燈捻兒可挑,亮度可調(diào)節(jié),接著是圓圓的玻璃燈罩,燈罩上面是鐵皮蓋。小時候,奶奶或媽媽提著它串個門兒什么的,很方便。
過去用的油燈還有更簡陋的,那就是隨便找一個瓶子,從街上白鐵匠那兒買一根小燈芯管,上部有個圓鐵片,正好蓋住瓶口,在燈芯管的中間放一根搓好的棉紙燈芯,然后往瓶子里倒煤油就可以了。 上小學時,我家還用過墨水瓶做的油燈。這種簡陋的油燈,由于沒有罩子遮擋,油煙四散,要是在燈下看書,不出半個時辰,鼻孔里就會有黑黑的煙灰。
我家是1967年接的電。接電時,我家請了幾位電工師傅,他們背著工具袋,扯著黑皮線前院、后院地走,看著好威風。因為當時接電的人家不多,鄰居家的小孩來看熱鬧,在院里跑前跑后,如同過節(jié)一樣。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