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儒家文化是客家文化之根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4/10/16 9:16:32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客家文化源于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又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將三者有機融合,有利于進一步弘揚儒家文化,有利于中原文化的發(fā)展,有利于客家文化的提升。
中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及核心發(fā)祥地。中原文化,由于成熟最早,所以對其他地區(qū)影響甚大,我們今天所說的中華民族文化,就是以中原文化為核心而形成的?图椅幕,來源于中原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延伸。中原文化是源,客家文化是流。但是,客家文化也有著自己的特點。它糅合了南方土著文化、港臺文化及外來文化,形成了一種與中原文化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關(guān)系。但二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chǔ),那就是都以儒家文化為基礎(chǔ)。
華夏文明根在中原。翻開中國歷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元代以前,很多朝代的都城都在中原。夏代都城在中原,安陽、洛陽都是古都。古城開封,以八朝古都而聞名于世。五六千年前,中原是中華民族的核心發(fā)展之地。原始的國家雛形就是在中原形成的。三皇五帝的活動范圍就是以河南為中心。炎帝就曾以杞縣空桑為都城。從遠古到夏、商、周三代,中原文化之發(fā)達,非別地可比。大運河的開挖,使中原經(jīng)濟文化有了飛速發(fā)展,隋、唐、北宋時期,中原文化達到了最高峰,中國封建文化也達到了最高峰。北宋時,開封有人口100多萬,看一看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可了解開封的繁盛達到了何等程度?傊,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不研究中原文化,就不可能理解中華文化。
客家人來自中原地區(qū),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查一查客家人的族譜,幾乎每一姓的先祖都來自中原。要問客家哪里來,客家來自黃河邊。秦朝陳政、陳元光(固始人)到福建漳州平叛亂,先后有萬人留居福建。王緒、王審知(固始人)率兵三萬余進駐福建,使福建的經(jīng)濟、文化得到了很大發(fā)展。他們不但帶去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還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图蚁让裰v的是中原話,保存的是中原風俗,他們讀的是儒家經(jīng)典,行的是儒家古禮,其中著名的“閩學”,就是儒學的一支,在中外有著很大影響。“閩學”的代表人物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等人,師承河南的程顥、程頤兄弟?图胰司囱鋈鍖W,重視教育,對孔孟無比崇拜。
中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干的。儒學起源于與河南臨近的山東。儒學從一開始,就對中原文化有著巨大影響?鬃又苡瘟袊鴷r,曾經(jīng)到過開封一帶。孟子曾經(jīng)游梁,開封至今尚有游梁祠遺跡。儒家的核心學說,做人的基本準則,可以說融化到了中原人的血液之中,融入了中原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原文化中,仁義,是對人的最高褒獎。
崇儒重教是客家人的傳統(tǒng)。北宋仁宗時,一些福建學者開始研究儒家經(jīng)典,他們注重義理,大力提倡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主張人們要重視倫理綱常,注重修身。宋代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是河南的程顥、程頤。程門四大弟子里,有兩位福建人,一個叫楊時,一個叫游酢。著名的典故“程門立雪”,說的就是楊時拜見老師的故事?图颐裣嫡Q生在宋朝時期,元、明、清又得到了長足發(fā)展。因為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原,所以,他們以傳統(tǒng)倫理道德作為行動指南,講究禮義廉恥,行為頗有古風。
世界客屬第27屆懇親大會將在開封召開,而客家人在開封的祖根地珠璣巷也在開封文廟街落成。這是一個絕妙的結(jié)合。其理由有二:一是文廟街一帶在宋代位于皇宮東角樓之東,是宋代開封的珠寶買賣之地,宋代的珠璣巷就在這一帶。從時間上來說,珠璣巷要早于文廟。因為宋代的國子監(jiān)在城南,明代的文廟在宋門西北部,清時,文廟才遷至文廟街。因此,在今文廟街珠璣巷原址一帶復建珠璣巷,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二是如上所述,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一樣,是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將珠璣巷建在開封清代文廟舊址上,是符合客家人的愿望的?图胰司刺旆ㄗ妫⒅刈约旱母。到文廟街珠璣巷,既可參拜祖先,又可參拜至圣先師,可謂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根。珠璣巷廣場上,已經(jīng)樹起的高大的孔夫子銅像,也使開封的儒學愛好者今后有了參拜之處。
(作者:趙國棟 責任編輯:高曉婷)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