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安(1911年—1935年),宜陽縣韓城鎮(zhèn)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在宜陽縣組建黨支部開展革命工作。1934年2月,張自安參加中共河南省工委工作并任省軍委書記,同年6月,由于叛徒出賣被捕入獄。1935年6月,張自安在開封被殺害,時年24歲。
在宜陽縣烈士陵園里,有一座紀念碑亭。這座碑亭是宜陽縣政府于20世紀80年代,專門為烈士張自安而修建的。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都有不少群眾來此緬懷先烈。
1 自辦農(nóng)民夜校 宣傳革命道理
宜陽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張自安學名張自俊,曾用名張郁文、張大明,1911年6月出生于宜陽縣韓城鎮(zhèn)桃村。1928年,17歲的張自安離開家鄉(xiāng),到位于河南安陽的軍政學校學習。其間,張自安受到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熏陶。當年冬天,他參加學校黨的地下組織,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
1929年年初,張自安回到宜陽從事黨的工作,與他一起回來的還有同學張劍石(同為宜陽縣人)。張自安深知,要讓群眾接受黨的革命道理,就必須讓群眾學習黨的思想。他在自家辦起了農(nóng)民夜校,不但教農(nóng)民認字,還用通俗的語言宣傳黨的革命道理。
一天,張自安對群眾說:工人織了布,農(nóng)民種了谷,都被地主、資本家霸占去了,而我們窮人一年四季缺吃的、少穿的,我們要打倒這個不平等的社會。然后,他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大字——打倒不平等的世界就是革命!在宜陽,張自安發(fā)展了一批黨員,成立了黨支部,并與張劍石一起建立了韓城區(qū)委和宜陽縣委。
2 “革命不成功,我決不回家”
1932年夏天,由于被叛徒出賣,中共洛陽中心縣委遭到破壞,張自安和上級黨組織失去聯(lián)系。這時,他到宜陽南留村小學當了一名教師,利用教師身份做掩護,繼續(xù)宣傳革命思想。
很快,張自安就在南留村發(fā)展了一批黨員,成立了支部,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注意。1932年秋天,他被迫離開南留村,去尋找黨組織。張自安喬裝打扮,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在許昌找到了省工委機關。根據(jù)省工委指示,張自安于1933年再次回到洛陽,與其他人共同重建中共洛陽中心縣委,并任組織部部長。
1933年冬,張自安聽說大批共產(chǎn)黨員在鄭州被捕,決定前去打聽消息。當時正值寒冬,張自安還穿著夏裝,路過家門口時,同行的同志勸他回家看看母親、妻子,張自安卻搖搖頭說:“我是獨子,母親看我這樣,一定會哭的……革命不成功,我決不回家。”1934年2月,張自安到鄭州參加中共河南省工委的工作,后任省軍委書記。
3 “為天下窮人而死無上光榮”
1934年5月,張自安化名張大明,與省工委婦女部部長趙迪假扮夫妻,潛入豫豐紗廠開展黨的工作,發(fā)展黨員5名。同年6月,新黨員丁國楨被敵偵緝隊抓去,經(jīng)不住恐嚇利誘,將張自安、趙迪供出。張自安、趙迪二人在鄭州火車站被捕。
《河南省志·人物志》記載了張自安被捕后的情形。張自安被押送到開封國民黨綏靖公署禁閉室,敵人問張自安:“張大明,你是共產(chǎn)黨嗎?”張自安回答:“我是共產(chǎn)黨。”“你們的領導是誰?”“我不知道。”“你知道誰是共產(chǎn)黨?”“天下窮人都是共產(chǎn)黨。”
“聽說張自安受了很多罪,但他就是不說,真讓人佩服。”宜陽縣韓城鎮(zhèn)桃村村民賴向陽說,他聽老人們講,當時敵人給張自安用了“老虎凳”等刑具,想逼他說出黨的秘密,但都沒有成功。一個多月后,敵人將張自安和趙迪押送到開封監(jiān)獄關押。
1935年6月,敵人將趙迪判處有期徒刑15年,而年僅24歲的張自安被殺害于開封西門外。臨刑前,敵人問張自安還有什么話要說,張自安說:“人活百歲,終有一死,我今天為天下窮人而死無上光榮……”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