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名宜臼,為東周第一代天子。在說周平王之前,很有必要先說說周幽王。
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宜臼的父親。他昏庸無能,專寵褒姒。褒姒貌美如花,但總愛板著臉玩深沉。為博美人一笑,幽王使盡渾身解數(shù)。鎬京城外有烽火臺,幽王與諸侯約定,點燃烽火必是犬戎來襲,諸侯定要來救駕。
一天,幽王平白無故令將士在烽臺上放煙。諸侯見狼煙升騰,忙不迭地起兵馳援,到鎬京城下又不見敵兵,心中大惑,亂作一團。幽王和褒姒正在城墻上觀風景,褒姒見諸侯兵馬東奔西跑,像沒頭蒼蠅似的,甚是好玩,便張開櫻桃小口笑了。幽王見褒姒笑了,也很開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諸侯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十分氣惱。
公元前771年,申后的父親申侯聯(lián)絡犬戎進攻幽王。幽王急令烽火臺放煙,諸侯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都不發(fā)兵。幽王逃至驪山,終被追殺,褒姒被犬戎擄走,鎬京宮室被洗劫一空。
幽王死后,平王登基。此時,鎬京破敗不堪,犬戎雖退兵,但隨時會卷土重來。好在周王朝的祖先在東方另建一都城洛邑,君臣經(jīng)商議,決定東遷。
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護衛(wèi)下,周王室全部搬到洛邑,以此為都,歷經(jīng)25代天子、514年,史稱東周。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平王東遷”。
平王居洛邑,其周王城在今王城公園一帶。據(jù)史書記載,王城頗具規(guī)模,四面各有3座城門,共計12座門。每座城門均置3條道,道寬均為30步,中為車道,男女分行左右,城內有經(jīng)、緯路各9條。王宮建在中央大道上,共有5門。王宮之左建祖堂宗廟,之右建社稷神壇,前置朝會諸侯群臣的殿庭,后辟商貿集市。城南三十里有明堂,用以祭文王、祀天帝。這種“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中樞嚴立,左右對稱”的形制,就是中國都城最早的建筑模式。
東周時期,洛邑人才濟濟如群星閃耀。太子晉看破紅塵,得道升仙;萇弘“以方術事周王”;鬼谷子隱居云夢山,高徒有張儀、孫臏、龐涓、蘇秦等;伯樂相馬于伯樂洼(今孟津縣朝陽鎮(zhèn));蘇秦身佩六國相印;白圭,“天下言治生者祖”……最著名的當數(shù)老子。
老子幼年到洛邑求學,后任東周守藏室之史。他創(chuàng)立了道教學派,在上清宮修煉,在函谷關留下流芳百世的《道德經(jīng)》5000言,傳說他成仙后為“太上老君”。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