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與陜州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4/3/28 9:21:24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寇準是北宋年間的一代名相,喜歡看《楊家將》的人,無人不知寇準此人。然而由于當時的政治原因和寇準的辦事原則,使一些不喜歡他的人在皇帝面前極進讒言,在一人專政的封建王朝體制下,造成了這位名相多次起落,堪稱歷史上的笑談。其中,寇準被貶青州、鄧州之后,于公元1006年3月第三次被貶于陜州,做了陜州的知州。
寇準任陜州知州后,經(jīng)常下鄉(xiāng)體察民情,了解當?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百姓生活情況,深得百姓信賴。然而,像其他封建王朝中的官員一樣,雖然遭貶心中不樂,但仍脫不掉對皇帝的忠心。他知道朝中每年開銷大,布絹的使用也十分緊張。陜州地處黃河中游,由于氣候、土質(zhì)適宜,加上灌溉便利,民間經(jīng)營絲蠶和種植棉花的很多,因此布絹豐富?軠室蟾鞯厥绽U這些物資,曾向朝廷供應(yīng)了5萬絹棉布或絲布。
畢竟是封建王朝下的官宦,據(jù)說,寇準在陜州期間有三件事兒被外界所流傳。一是他曾主勸朝廷與遼國之戰(zhàn),逼得遼國與大宋簽了和平協(xié)議,使遼國人對寇準懷恨在心。他被貶陜州后,有遼國使者去東京路過,慕名拜訪他,突然問道:“您德高望重,為何不做宰相,到這窮鄉(xiāng)僻壤來了?”面對冤家的嘲諷,寇準哈哈一笑,“朝中無大事了,我大宋天下太平,只有這東北邊的大門,要由我寇準來把守才放心!”二是在一次過生日時,寇準居然出乎意料地穿出了一件新衣服——龍袍!而且他大擺筵席,廣邀賓客,在所有人面前穿著龍袍簪花上馬,四處炫耀……消息立即傳進了開封京城;实圳w恒把宰相王旦叫來了,問道:“寇準乃反耶?”王旦笑著說:“寇準也一大把年紀了,還這樣不知輕重?尚蓢@,臣立即寫信,罵他一頓,要他謝罪。”趙恒聽了,也就罷了。三是有一批遼國使臣回國時,宋軍派人護送(也是監(jiān)視),到了陜州寇準沒經(jīng)請示就給護送的宋兵發(fā)了些津貼。之后,他又寫信給皇上,要求報銷。結(jié)果不但沒有報銷,反而讓皇帝認為他在收買人心。
寇準在陜州時,還有一個典故,被后人記為《寇準求教》。此故事說的是,在成都做知府的張詠,是一個博學多才之人,他自恃讀書多,而看不起別人。他聽說寇準當了宰相,就對自己的僚屬說:“寇公是奇才,可惜學問權(quán)術(shù)不夠。”寇準被貶于陜州后,張詠恰好從成都罷職回來,寇準尊敬地熱情款待。張詠將離去,寇準送他到郊外,問他說:“您有什么教我的?”張詠緩緩地說:“《霍光傳》不可不讀。”寇準沒明白他的意思,回來取書讀之,讀到“不學無術(shù)”一句,才發(fā)現(xiàn)張詠是在說他“不學無術(shù)”。
寇準在察訪期間,結(jié)識了隱居在草屋中的詩人魏野,于是對魏野的才華十分仰慕,兩人就此結(jié)為金蘭。每每閑暇,寇準就跑到魏野的草堂上喝茶、敘詩、聊天兒?軠蕫鄄,還將魏野推薦給了皇帝,但魏野卻是一個不愿入仕的人,兩次被皇帝招見時,都以種種理由拒絕了。魏野十分了解寇準的情況,不但自己不愿入仕,他也勸寇準知足而退,并以詩送之:“好去上天辭富貴,歸來平地做神仙”。然而,身在官場上的寇準并沒有看透這些,也沒有聽進魏野的奉勸,還有些不悅。以至于后來復職后,出現(xiàn)了再次貶官,直到客死于雷州。
公元1019年,寇準又被皇帝宣召入朝為相。屈指算來,他共在陜州呆了13年,可謂長久矣。
(作者:程愛武 責任編輯:茹會祎)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