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錫壺啦……”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開封古城舊街巷常常聽到的吆喝聲。那時,老百姓不知道電熱毯為何物。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想辦法弄來醫(yī)院葡萄糖輸液瓶,晚上入睡前在瓶子里裝入熱水后放入被窩里面以作取暖之用。除此之外,有不少家庭從街巷上請來打錫壺的生意人來家制作暖壺,晚上睡覺取暖就靠暖壺了。
那些年,在開封城走街串巷打錫壺的生意人十分常見,他們兩個人一伙,各自身背制作錫壺的工具,邊走邊吆喝:“打錫壺啦……”
打錫壺的隨身并不帶做錫壺的原材料,原材料要顧客自備。
打錫壺的被顧客叫回家后,他們便開始在院子里或是門前找一片地方支起攤來,先點燃隨身帶來的煤爐子,再從小木柜里取出工具,鐵鍋、鐵舀、剪錫皮的剪刀、量尺寸的尺子、敲打點綴錫壺的小鐵錘子、鉆子等專用家伙……
不大一會兒,煤爐子在打錫壺生意人手拉風箱的作用下火苗躥得高高的,架在爐口的鐵鍋里的錫料就熔化成錫液。打錫壺的將錫液倒入模具,稍等片刻打開模具,平整光亮的銀色錫皮呈現(xiàn)在眼前。接著,兩人各自按分工,剪割錫皮、裁量長短、敲打壺蓋、鉆壺把孔兒……叮叮咣咣三四個小時,經(jīng)過熔化、壓片、裁料、造型、拋光、裝接、擦亮、裝飾一道道工序,一把錫壺就做成了。用不完剩余的下腳料他們還退給壺主,只收制作加工費兩三元。不過,當年的兩三元在今天應(yīng)是翻了好多倍。
用錫壺取暖,要先把錫壺灌進水放在爐子上燒熱,用小包被裹好后放進床鋪被窩里,熱氣能撐到第二天早上。第二天再用時,再放爐子上把水燒熱就可繼續(xù)使用。
如今的家庭恐怕很少有用錫壺取暖了。寒冷的冬天,家家戶戶晚上睡前開關(guān)一推,不大一會兒,電熱毯把被窩整得暖呼呼的,誰還會再用那玩呢?
前些天,我是在開封的舊貨市場的一個地攤上見到過錫壺,看上去的確像百姓家里搜羅出來的老古董。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