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寶(283——351),字令升,今河南省新蔡縣佛閣寺鎮(zhèn)人,中國文學史上志怪小說的開山鼻祖。干寶的先祖干長,東漢末年任京兆尹,參與懲治“十常侍” ,后歸隱潁川(今河南省汝州市),著有《潁川集》(30卷)。干寶自幼聰明好學,及長博覽群書,文武皆通。永嘉元年初仕,晉為鹽官州(今浙江省海寧市鹽官鎮(zhèn))別駕。次年,北方大亂,干寶的父、母親先后在亂離中死去。
建武元年三月,司馬睿稱晉王,都建康。干寶以著作郎領(lǐng)修國史。因家貧求補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令,旋升始安(今桂林市)太守。這一時期,干寶著《周易注》、《周易宗涂》、《周易玄品》、《周易爻義》、《周易問難》以及《春秋序論》、《春秋左氏函傳義》等書。中書監(jiān)王導(dǎo)建議皇上任命干寶為佐著書郎,被采納。干寶從宣帝開始到愍帝止,記史50多年,寫就《晉紀》20卷,被時人稱為“其書簡略,直而能婉,咸稱良史”。
相傳,干寶創(chuàng)作《搜神記》的直接動因與他自己親歷的兩件事情有關(guān)。第一件是他父親病亡下葬時,其母令一名婢女陪葬。當時,年幼的干寶尚不醒事。十幾年后,干寶的母親去世,家人將母親的遺體與父親合葬時,卻發(fā)現(xiàn)這個婢女伏在父親棺材旁,如活人一般。家人驚詫不已,便將此人帶回家中。此人幾天后蘇醒過來,述其父親常取飲食予之,恩情如生。該女后出嫁,且又生子。第二件事是他的哥哥干慶因病氣絕,人死了,尸體卻一直不涼。家人留置未葬,過了些天,干慶竟然蘇醒了,說是看見了許多天地間的鬼神事,就像做夢一樣。這兩件事觸發(fā)了干寶創(chuàng)作《搜神記》的激情。干寶所言或許只是當時的一種宣傳手段,未可全信。但有一點是無疑的,即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宗教迷信之風盛行,很多人相信神鬼和人一樣存在于天地間。
干寶創(chuàng)作《搜神記》大約始于晉元帝建武元年(317),成書則是20年以后的事情。書成之后,干寶曾將此書送給當時的丹陽尹劉惔。劉惔看后感慨不已,稱干寶是“鬼之董狐”。劉惔所說的董狐是春秋時晉國一個有名的史官,“鬼之董狐”即鬼的好史官。據(jù)《晉書》記載,初版的《搜神記》有30卷。傳至宋代已有部分散失。現(xiàn)在我們能看到的《搜神記》是明代人胡元瑞從《法苑珠林》等文獻中輯補而成的,共464篇。
值得一提的是,干寶生長在有著厚重歷史的天中,從一開始就受到故鄉(xiāng)文化的浸染!端焉裼洝分械脑S多篇什取材于家鄉(xiāng)的民間故事,如《董永與織女》寫的是汝南董仲,《臧仲英家怪物》寫的是汝南方士許季山。《任喬女嬰》寫的是汝南郡新蔡縣官吏任喬和他的妻子胡氏!稇(yīng)嫗見神光》寫的是“建安七子”之一應(yīng)場的七世祖母!蛾愔倥e相命》寫的汝南郡平輿縣東漢太傅陳蕃。而他書中關(guān)于“裙化蝶”的情節(jié)則與家鄉(xiāng)梁;墓适禄楸砝铮绊懮钸h。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