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歷史名人雜家鼻祖——呂不韋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3/6/4 18:23:29 來源:河南旅游資訊網(wǎng) 點擊次數(shù):
呂不韋,陽翟(今河南禹州小呂鄉(xiāng)人)人,戰(zhàn)國末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商圣。
呂不韋早年隨父經(jīng)商,時稱“陽翟大賈”,后來棄商從政,以“奇貨可居”助莊襄王稱王,后被任為相國。到秦始皇年幼即位,尊呂不韋為仲父,專斷朝政,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政治主張和治國綱領(lǐng),為秦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
呂不韋剛出道經(jīng)商時曾問其父,說種地能有幾分利益?父親說“十倍”。做細藥、珠寶生意呢?父答“百倍”。如要建一個王國呢?他的父親呂忠義興奮地說到:“你小子,想入非非,如真能這樣,那得到的利益就是千倍、萬倍,那是用數(shù)字無法計算的利益”。
此后呂不韋就把無法計算的利益作為其奮斗目標。以經(jīng)商積累巨額家產(chǎn),因視人質(zhì)于趙的秦王孫子楚“奇貨可居”,予重金資助。公元前249年,子楚即秦王位,是為莊襄王,任呂不韋為相,封為文信侯,食洛陽10萬戶。秦莊襄王即位三年卒,太子嬴政繼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呂不韋作為戰(zhàn)國后期封建地主階級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兩任秦相。猶在其主政期間,輔佐秦王政開始兼并六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做出重要貢獻。
呂不韋生前還“招致天下游士”,有食客三千人。他組織其門客編撰了《呂氏春秋》,為中華民族留下一部流芳萬世的不朽典籍!秴问洗呵铩饭彩o、八攬、六論,共20余萬言,其內(nèi)容“兼儒墨,合名法”,匯合先秦各派學(xué)說,故有“雜家”之稱。書成之后,呂不韋曾把它公布于咸陽城門,如果有人能提出一個錯字,賞金一千兩。
總攬呂不韋一生,他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思想方面為秦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基礎(chǔ),是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呂不韋墓,位于洛陽市東約20公里的偃師市南蔡莊大冢頭村東。
(作者:解淑云 責任編輯:丁永豐)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