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之一向秀的故事(二)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2/8/8 9:28:48 來源:焦作晚報(bào) 點(diǎn)擊次數(shù):
向秀喜好讀書,好談?wù)摾锨f之學(xué),很少喝酒,對設(shè)宴招待沒有好感。但是,他在京城當(dāng)官時免不了一些應(yīng)酬,只見別人請他,沒見他請過別人。時間長了,官場上就傳出了他的閑話,說他一毛不拔。他的同鄉(xiāng)、吏部尚書山濤暗地勸他宴請同僚一次,平息一下官場上的流言。向秀礙于情面,只好勉強(qiáng)答應(yīng)。
說是宴請,談何容易,向秀的余錢全用于周濟(jì)窮人,自己囊中羞澀。向秀思慮再三,終于想出了一個妙招。
時值盛夏,一天,向秀終于向同僚們發(fā)出了難得的請?zhí)?ldquo;三日后正午時分,我在宅中宴請嘉賓。”第二天,向秀發(fā)信回懷縣老家請人買來一車沁河灘的沙瓤西瓜。
到了向秀請客的那天正午,客人們遲遲不來,向秀心急火燎。老鄉(xiāng)山濤為了不使向秀難堪,多方鼓動,叫任愷帶領(lǐng)庾純、張華、溫顒、和嶠等一班好友來到向秀家中赴宴,為向秀捧場。來的客人雖然不多,但都是政見相同的朋友,向秀感到格外高興。恰巧,從懷縣老家買的一車沙瓤西瓜也送來了。山濤認(rèn)出這是故鄉(xiāng)的特產(chǎn),心情十分激動,見景吟出一句上聯(lián):“從南到北擺西瓜,金刀在東。”任愷順口接出了下聯(lián):“自左而右排上座,年輕位下。”向秀報(bào)出橫聯(lián):“翡翠宴。”山濤巧妙地將南北西東嵌入聯(lián)中,通俗之中見高明。任愷把左右上下蘊(yùn)于聯(lián)里,工整之內(nèi)顯雅致。向秀提綱挈領(lǐng),只用三個字就道出了宴會的特色,鮮紅為翡,碧綠為翠,西瓜內(nèi)紅外綠,比成翡翠,真是恰當(dāng),眾人無不拍手叫好。向秀又?jǐn)M了一副對聯(lián):“桌案擺滿翡翠玉,彎刀劈成月牙天。”眾人都夸他才華非凡。向秀朝大家致歡迎詞:“古言西瓜在神農(nóng)嘗百草時發(fā)現(xiàn),原名稀瓜,取瓤稀水多之意。今言此瓜由漢代張騫從西域引入,故稱西瓜。西瓜甘甜多汁,清爽解渴,營養(yǎng)豐富,既能祛除暑熱煩渴,又有滋陰利水功能,暑天一塊瓜,藥劑不用抓,故有天然白虎湯之稱。值此酷暑之季,揮汗如雨之時,開翡翠宴,啃西瓜牙,保您暑意全消。瓜汁甜甜,情意濃濃,密友知己,歡聚一堂,品瓜論詩,興味無窮。”眾人聽了,便議定每人當(dāng)場賦詩一首,方可吃瓜一個。山濤帶頭賦詩道:“青青西瓜建奇功,消暑解渴勝似冰。蜜汁入口清肺腑,利水消腫顯神通。”向秀接著云詩一首:“根植貧瘠葉成蔭,酷暑練就赤紅心。面對長刀對天笑,奉獻(xiàn)甘甜濟(jì)世民。”庾純吟詩一首:“碧綠西瓜圓滾滾,仰天長笑被刀分?嘈抟患境烧,盡掏紅心照乾坤。”任愷也呈詩一首:“條條花船撲鼻香,粒粒丹珠粘唇旁。蘊(yùn)雪含冰沁腮冷,紅月半邊神仙嘗。浪卷喉嚨牙冒水,風(fēng)刮衣袖骨生涼,天生白虎清脾胃,玉液瓊漿滿肚腸。”眾人踴躍獻(xiàn)詩,不可勝記。每人得瓜一個,視為珍寶,開懷暢啃,連呼過癮。
向秀朝大家高談闊論道:“西瓜皮藥名西瓜翠衣,藥、食同用,是濟(jì)世良藥又是消暑佳肴。今日拜謝諸位捧場,向秀無以為報(bào),特令賤內(nèi)用西瓜翠衣做主料,配合各種食材,為大家精心烹調(diào)出二十四樣美味佳肴,名為翡翠宴,恭請諸位一一品嘗。”說話之間,向秀夫人和兩個兒子已將翡翠宴擺設(shè)停當(dāng),只見各道佳肴或涼拌,或熱炒、或醋熘、或紅燒,七色齊全,五味俱備,色澤鮮亮,芳香撲鼻。眾人一見,胃口大開,垂涎欲滴,爭相舉筷,好似風(fēng)卷殘?jiān),霎時將佳肴吃得干干凈凈。這些人平日里吃膩了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突然享用到如此脆爽滑嫩、清香可口的淡雅菜品,稱贊之聲不絕于耳。向秀夫人又給大家端上了用糯米、綠豆、翠衣、冰糖蒸的“勤政愛民”飯,用西瓜翠衣和豆腐燉的“一清二白”湯,眾人都心滿意足、大飽口福,皆稱喝出了詩情畫意,吃出了天下胸懷,盡歡而散。
此事傳了出去,一時竟轟動了京都洛陽城。很多人都夸向秀的翡翠宴辦得好,成了譽(yù)滿文壇的佳話。
(作者:孫巨才 王 東 責(zé)任編輯:紀(jì)文濤)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