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許多人都聽過,但是愚公到底移的哪座山呢?愚公真的愚嗎?為什么移山而不移家?
王屋山·一個不尋常的故事
古時候,在冀州以南、河陽以北矗立著兩座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
在北山的山腳下住著一年近90歲的老人,人稱愚公。由于南邊的大山擋路,愚公一家出來進去都要繞路。因此,愚公召集起全家人,要把這兩座大山移開,修筑一條大路。河曲有個叫智叟的老人說:“就憑你殘余的歲月,怎么可能移動兩座大山呢?”北山愚公回答道:“你說得不錯,我一個人的力量確實非常有限。但我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而山是不會增高的,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動,于是命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把兩座山背走了。
王屋山·一座不尋常的山
《愚公移山》中要移走的山就是王屋山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濟源市境內(nèi),總面積272.47平方公里,國家級AAAA風(fēng)景名勝區(qū),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队薰粕健饭适戮桶l(fā)生在這里。
主峰天壇山是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設(shè)壇祭天之所,世稱"太行之脊"、"擎天地柱"。在《尚書·禹貢》中曾解釋過王屋山的名稱:“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故稱王屋也。”
王屋山·一種不尋常的精神
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感悟不尋常的精神。
心有所向,何懼道阻且長
一粒種子,不論落在哪里都會竭盡全力生根、發(fā)芽、長大。在順境中,保持低調(diào),不迷失自我;在逆境中,調(diào)整心態(tài),不否定自我。主動調(diào)節(jié)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生活才會越過越好。
北山愚公不懼嘲笑,堅持心中所向,移走的不是眼前的大山,而是心中的大山。
前路不會平坦,但前途必定燦爛,愿我們都能移走心中的大山。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fù)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