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尊、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么你聽說過叫“禁”的青銅器嗎?今天,一起認識云紋銅禁
“禁”為何物?它是歷史上“禁酒”的實證。“飲酒勿過度”是現(xiàn)代人健康生活的準則之一。但其實,我國古代就有了“禁酒”意識。3000年前,周人吸取商人“酗酒亡國”的教訓,頒布了我 國第一個“禁酒令”:《酒誥》,規(guī)定“王公諸侯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當時承置酒器的案具被命名為“禁”,有“禁戒飲酒”之意。
“禁”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很短,起于西周初年,滅于戰(zhàn)國時代,因此“酒禁”不像其他酒器,所見甚少,云紋銅禁則是其中最精美的一件,銅禁周身上下布滿了云紋,層層相映,繁復華美至極。
器身上攀附的怪獸張嘴吐舌,似在垂涎禁上的美酒,又好似在警示案臺前的人,楚國匠造 必出精品,這件青銅器堪稱失蠟法之源,這件云紋銅禁的主人,是那位敢于“問鼎中原”的楚莊王之子,器物本身也處處彰顯著“楚國制造”的實力。
粗細不一的銅梗,如編織中國結一般,筑成銅禁禁體的朵朵“云彩”,銅梗共有5層,最內一層銅梗最粗,作為梁架,每根梁架兩側,伸出數(shù)條支梗,一如搭建建筑構件的斗拱,玲瓏剔透、重而不拙。
禁體四周有12條龍形怪獸,攀附于器壁之上,作窺探狀,有歡跳欲活之感,禁體之下,有序蹲伏著12只虎形異獸,昂首吐舌,挺胸凹腰,似氣喘吁吁地托起禁身,構筑起銅禁的莊嚴與神圣。
整個器物造型奇特,工藝復雜精湛,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時代最早的失蠟法鑄件,它的出土證明了在2500多年前的中國,失蠟法鑄造工藝就已相當成熟,對研究楚國青銅器和古代科技意義非凡,數(shù)百塊碎片“縫縫補補”,“殘云”銅禁終成云紋銅禁,看到如今霸氣十足的云紋銅禁,很難想象它出土時,只是一堆難以分辨的銅梗和銅渣,禁體破裂成十余塊,銅梗殘斷,云紋剝落,附獸、座獸全部從本體脫落且殘缺不全,已經(jīng)碎成了數(shù)百件碎片。
面對這樣一堆碎塊,文物修復團隊“妙手回春”,先是用較完整的獸體制作石膏模,用錫澆注成兩個半獸,看獸體缺什么,就從上面截取補配,通過拼接、矯形、粘接、翻模、補配、做舊處理等工序,“殘云”銅禁終成云紋銅禁,從楚國匠人的精心雕琢,到文物修復師的巧手復原,一張云紋銅禁,連接的是文化,濃縮的是匠心。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