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東的星星對窩街,街名神秘、浪漫,街角有一個圓石頭窩,相傳跟天上掉下來的星星有關。
天上掉下來的星星,那不就是隕石?古人見過隕石嗎?翻翻史書,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當皇帝之前,河南人似乎見過隕石。
史載,公元23年,天降隕石,劉秀如有神助,以少勝多,在昆陽之戰(zhàn)中大敗王莽新軍。
東漢定都洛陽。洛陽一帶流傳著許多與劉秀有關的傳說。傳說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真龍?zhí)熳?rdquo;是否真有神助?
大星隕地,草木皆焦
家住星星對窩街的老人們說,古時候有星星從天上掉下來,把地上的石頭砸出了窩。
史書里有關天外飛石的記載不少!吨駮o年》里說,某年夏天,“雨金于夏邑”。天文學家推論,“雨金”就是天降金屬隕石雨。
洛陽二里頭乃夏都斟鄩舊地。夏朝雖數(shù)次遷都,但都城皆在河洛地區(qū)。如果古籍沒有騙人,可知河洛地區(qū)古時曾下過“流星雨”。
河南人經(jīng)歷的隕石雨顯然不止一次。史載,洛陽、南陽等地古時皆有流星墜落。明代《草木子》記載:“洛陽有大星隕地,滾行數(shù)十丈,草木皆焦。”
仿佛是要呼應歷史,多年前,還真有個洛陽人在古玩城淘到了天外飛石——無色透明不規(guī)則晶狀體奇石,中國隕石收藏家協(xié)會認為那是一種特殊隕石。
至于星星對窩街的人是哪朝哪代看見星星從天上掉下來的,沒人說得清。街角的石頭是不是隕石,也無人去鑒定。它更像一種民俗象征,是不是隕石似乎沒那么重要。
天降隕石,劉秀大勝
劉秀那個時代的人見過隕石。劉秀乃東漢開國皇帝,謚號“漢光武帝”。他在洛陽坐龍椅,在洛陽安葬,洛陽人拿他不當外人,直呼孟津的漢光武帝陵為“劉秀墳兒”。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天下大亂,劉秀和哥哥劉縯加入綠林軍,追隨劉玄奪江山。在昆陽之戰(zhàn)中,劉秀率數(shù)千兵馬抗擊數(shù)十萬敵軍,如有神助,大獲勝利。
相傳,劉秀之所以能以少勝多,是因為他會“隕石召喚術”!逗鬂h書》記載:劉秀率先鋒部隊出擊前夜,發(fā)生了一件怪事,“夜有流星墜(王莽新軍)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
古人認為,天降隕石乃上天發(fā)怒。王莽大軍被這種不祥之兆嚇得瑟瑟發(fā)抖,跪地祈禱上天饒恕,士氣渙散,被劉秀一擊即潰。
以現(xiàn)代科學觀點看,隕石是宇宙流星或塵埃碎塊撞落在地球上形成的,把它跟天神相助扯上關系實乃牽強附會。
復盤一下昆陽之戰(zhàn),劉秀能取勝,應該是因為他的對手大意了。
昆陽之戰(zhàn),所向披靡
王莽篡漢稱帝,改朝為“新”,脫離實際瞎折騰,搞得天下動蕩不安,民怨沸騰,農(nóng)民起義此起彼伏。
據(jù)《后漢書》《資治通鑒》等古籍記載,公元23年,綠林軍擁立劉玄當皇帝,自稱漢軍。王莽氣急敗壞,任命王邑、王尋為主帥,調集42萬精兵(一說10萬或數(shù)萬)到洛陽集訓,并豢養(yǎng)虎、豹、象等猛獸以壯軍威。
當時,漢軍主力正圍攻宛城(今南陽市),昆陽(今平頂山市葉縣)只有一萬綠林軍守城。王邑的部將提議,派部分兵力圍攻昆陽,新軍主力南下解宛城之急。王邑不聽,認為大軍繞城而走有損軍威,非要先拿下昆陽彰顯實力。
昆陽綠林軍見敵我兵力懸殊,人心惶惶,不少人想趕緊帶著老婆孩子逃命,就連主帥都動搖了,打算投降。王邑拒不接受投降,非要憑實力屠城。這下好了,漢軍逃無可逃,只能跟對手決一死戰(zhàn)。
劉秀在戰(zhàn)前動員會上振臂高呼,激勵眾人:“若能守住昆陽,待我軍攻下宛城,尚有一線生機。倘若守不住,敵軍定會將咱們各個擊破。勝敗就在此刻,兄弟們,拼了!”
他身先士卒,率十幾名勇士趁著夜色突圍出城搬來救兵,并率先鋒部隊斬殺了數(shù)十名新軍鼓舞士氣。漢軍士氣如虹,劉秀趁勢挑選三千精兵組成“敢死隊”,直搗敵營。
決戰(zhàn)時刻,也不知王邑咋想的,他竟然命新軍主力按兵不動,只率一萬人馬迎擊劉秀。
當時,天雷滾滾,暴雨傾盆。劉秀如戰(zhàn)神附體,所向披靡,將王邑打得人仰馬翻,哭爹喊娘。而新軍大部隊墨守軍規(guī),不敢擅自行動,居然呆立在原地觀戰(zhàn),眼看著自家主帥挨打。
城內綠林軍士氣大振,喊殺而出,與劉秀內外夾擊,打得敵人摸不著北,死傷無數(shù)。王邑率殘兵退回洛陽。不久,漢軍攻入洛陽、長安,王莽倒臺,新朝滅亡。
新軍主帥盲目自大、瞎指揮也就罷了,關鍵是王莽新政不得人心——新軍士兵大都是被強征入伍的貧苦百姓,巴不得王莽倒臺,所以王邑潰敗之時,幾十萬大軍不戰(zhàn)而逃。
與其說天降隕石幫劉秀打勝仗,不如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助自助者。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