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老山坪一塊巖石的石窟窿里,每年都能掏出一只金蛋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8/12/30 10:04:28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近日在網(wǎng)絡(luò)上讀到一則奇聞。說是貴州省三都縣境內(nèi)有座登趕山,山腰部位裸露出一塊長20米、高6米的崖壁,令人感到驚奇地是這塊石崖每隔30年會產(chǎn)一次“蛋”,人稱“產(chǎn)蛋崖”,被附近的村民視作好運的象征,人人以擁有石蛋為榮。石崖“下蛋”的秘密迄今無人能解,為此當(dāng)?shù)卣畱屹p50萬尋求答案。
這不禁使我想起了早些年多次聽老人們講過的一個神奇?zhèn)髡f。在和我老家月灣村相鄰的大木廠村境內(nèi),有一塊比“產(chǎn)蛋崖”更神奇的石崖,每年都會產(chǎn)一次蛋,而且產(chǎn)的是“金蛋”!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聽我慢慢道來。
大木廠村地處具茨山脈老山坪腳下,據(jù)說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得力將軍力牧養(yǎng)馬放牧的地方。力牧被拜為將軍后,在“涿鹿之戰(zhàn)”中為黃帝戰(zhàn)勝蚩尤立了大功,黃帝就把他原來養(yǎng)馬放牧的地方作為封地賜予他,稱為“大牧場”,后來慢慢就被叫作“大木廠”了。
在大木廠西北方向老山坪半山腰,有兩座重疊的山丘,山丘前方最上面突出部分的巖石形狀分別像兩個高昂的雞頭,人們根據(jù)“雞頭”上面“雞冠”大小對其加以區(qū)別,上面的叫“公雞嘴”,下面的叫“母雞嘴”。乍一看,這兩座山丘好似一對兒公雞和母雞在“壓蛋兒(交配)”。
據(jù)說,他們原本就是天宮里的一對神仙夫妻,公雞在天宮里擔(dān)任昴日星官,每天負(fù)責(zé)“司晨啼曉”。有一回,玉帝要大擺筵席宴請各路神仙,不料公雞一時疏忽,只顧和母雞纏綿,結(jié)果耽誤了“叫明兒”,惹得玉帝震怒,下旨將他倆貶落凡間,在大木廠一帶化作山丘巖石。
不料夫妻倆癡情不改,化作山石也相擁相抱,依依不舍。結(jié)果天長日久經(jīng)受大地浸潤,汲取日月精華,竟慢慢有了靈氣,母雞在每年年三十兒夜里都會產(chǎn)下一只金蛋。
有個人稱“南蠻子”的南方人,從河北“趕風(fēng)水”趕到這里,從中看出了“門道兒”。
于是每年的農(nóng)歷臘月下旬,南蠻子務(wù)早務(wù)晚都會來到這里,住在山下一位老婆婆家里,只說是來這“拜藥”而已。等到大年初一凌晨,南蠻子趁日頭尚未升起的當(dāng)兒,爬溝上崖來到“母雞嘴”下面,從一個剛好能伸進(jìn)去一只手的石窟窿里掏出一只金蛋來,然后下山辭別老太太離去。老太太雖然覺得南蠻子行蹤詭秘,但也不好多問什么,只把他當(dāng)遠(yuǎn)方的客人盛情款待。
如此多年過去,南蠻子年齡越來越大,再長途奔波顯得力不從心起來。于是這年他收了金蛋以后,把其中的秘密告訴了老太太:“老人家,感謝您多年來對我的盛情款待。實話對您說吧,您家北面的母雞嘴,是一只金雞,我每年來這里就是為了收走金雞下的蛋。您看我現(xiàn)在年老體衰,也走不動了,今后這金蛋就留給您來收吧!”
老太太心中暗喜。次年的大年初一,她差兒子上山,果真在石窟窿里摸到一只金蛋。有了金蛋,老太太家里修房蓋屋置田地,日子很快好起來了。
這樣過了幾年,老太太去世了。臨終之前一再叮囑兒子:金蛋只能在大年初一凌晨日出前去收,不能晚更不能早。可他兒子心想,金蛋雖好,一年才能收一回,而且還要爬溝上崖?lián)L(fēng)險。反正金蛋都在金雞肚子里,不如我一次全給掏出來,豈不省事又省力?
于是在這年的臘月三十下午,老太太的兒子就帶著斧頭、鋼鑿出發(fā)了,他來到母雞嘴下,用鋼鑿照著那個石窟窿猛勁兒鑿起來,直到天擦黑才把石窟窿給鑿開了。頓時,雞肚子里發(fā)出了耀眼的光芒。他伸進(jìn)頭去一瞅,只見里面擠滿了大大小小的金蛋。他不禁欣喜若狂,趕緊伸手去抓,可是奇怪的是,這些金蛋只要一被他抓在手里,就全都變成了普普通通的石頭蛋兒!
從此,金雞再也不會下蛋了。只留下一個“金雞下蛋”的神奇故事代代傳頌,更向人們昭示著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人生知足才能常樂,貪得無厭最終只能換來一無所獲!
(作者: 責(zé)任編輯:康玉方)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