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嫁妝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8/5/4 9:10:33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宋朝的嫁妝單子
據(jù)說是在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一個名叫慶一娘的姑娘跟一個名叫萬八郎的小伙訂婚,姑娘家里送給小伙的訂親禮如下:
開合銷金纈一匹,開書利市彩一匹,籍用玉紅文虎紗。官綠公服羅一匹,畫眉褐織一匹,籍用玉紅條紗。轉(zhuǎn)官球媭掠一副,迭金篋帕女紅五事,籍用官綠紗條。迭迭喜媭掠一副,盛線篋帕女紅十事,籍用金褐擇絲。勸酒孩兒一盒,籍用紫紗。茶花三十枝,籍用紅纈。果四色,酒二壺,媒氏生金條紗四匹,官楮二百千省。包括兩匹綢、四匹紗、兩副首飾、一副酒具、三十枝茶花、四樣水果、兩壺酒、兩百貫紙幣。
三年后,慶一娘與萬八郎正式成親,帶過去的嫁妝如下:
奩租五百畝。奩具一十萬貫,十七界。締姻五千貫,十七界。包括土地五百畝、紙幣十萬零五千貫。
宋理宗時期,南宋發(fā)行的紙幣已經(jīng)貶值得不像話了,一貫購買力大約相當于人民幣五十元左右,十萬五千貫即五十多萬元。
訂親時送給男方那么多東西,成親時再陪送五百畝土地和五十多萬元,這女方是怎么了?干嗎這樣當冤大頭啊?是因為姑娘太丑,花錢少了嫁不出去?還是因為小伙太帥,姑娘倒貼錢也要嫁過去?抑或是男方有錢有勢,女方意圖高攀呢?
這些理由都不對,僅僅是因為宋朝流行厚嫁而已。
《宋會要輯稿·帝系》收錄了一張更為闊氣的嫁妝單子,是宋朝皇帝嫁公主時,送給駙馬的例行賞賜。這張單子實在太長,不便完全抄錄,我們只挑重點:
銀萬兩、紅綾絹三百匹、胭脂粉二百盒、銀果六百枝。銀錢二十千,重二千兩。金釵釧十雙。金器一千三百兩。銀器一萬四千兩。
宋神宗抱怨過:“嫁一公主,至費七十萬緡!”嫁一個公主,竟然要花費七十萬貫!
那可是皇帝嫁閨女,用不著高攀吧?用不著巴結(jié)男方吧?但是,照樣要花很多很多錢。
查《宋史·禮志》,宋朝皇子娶妻,平均花銷一萬兩;而公主下嫁,平均花銷十萬兩。也就是說,皇帝為兒子娶媳婦花的錢少,為女兒辦嫁妝花的錢多。
娶妻省錢,嫁女費錢,正是宋朝最為獨特的一項風俗。
北宋名臣范仲淹俸祿優(yōu)厚,一個人把叔叔大爺堂叔堂伯哥哥兄弟堂兄堂弟整個家族全養(yǎng)了起來,家族里不管誰家辦紅白喜事,都是范仲淹出錢資助。為了做到不偏不向,范仲淹定了個規(guī)矩:凡是族里男孩娶親,按照二十貫的標 準送彩禮;凡是族里女孩出嫁,按照三十貫的標準辦嫁妝。很明顯,女孩辦嫁妝要比男孩送彩禮費錢。
南宋名臣呂祖謙定下家規(guī):“嫁一百貫文省,婚五十貫文省。”呂氏大家族的姑娘出嫁,嫁妝按一百貫的標準操辦;小伙結(jié)婚,彩禮按五十貫的標準操辦。嫁妝還是比彩禮費錢。
[1][2]
(作者:李開周 責任編輯:康玉方)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