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葉成蔭】
唐代詩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時,曾應(yīng)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
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時年末及竿,心頗愛悅之,臨別相約十年后與她成婚。
此后連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為湖州刺史,方重臨舊地,而當年相約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
杜牧惆悵不已,作《嘆花》詩以寄慨。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花時?耧L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
后人遂以“綠葉成蔭”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
宋詩人歐陽修亦有類似經(jīng)歷,曾有詩云:“柳絮已將春色去,海棠應(yīng)恨我來遲。”用語不同,而實運化杜牧“綠葉成蔭”的詩意。典見《麗情集》,《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虛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詩家常用以比喻朦朧空靈的意境。
如宋嚴羽以佛論詩,主張妙悟,他說;“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又明謝臻論詩云:“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
以“鏡花水月”比喻詩歌中不可言傳的妙境。
【秉燭夜游】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滿百,常懷千年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之句。
曹丕為魏王世子時,與吳質(zhì)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時文人如徐趕,劉楨,陳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應(yīng)作書與吳質(zhì),勸其惜時自娛。
書中有“古人思炳燭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燭夜游”喻及時行樂。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即用曹丕原語,只省一“思”字。
以后又引申出秉燭看花。
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風起應(yīng)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李商隱《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宋蘇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均襲此意。
【青梅竹馬】
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無邪,親昵嬉戲的形狀。
又以“兩小無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純潔,彼此相處融洽。
如《聊齋志異。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與生同甲,時皆八九歲,兩小無猜,日共嬉戲。”典見《李太白集》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