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表演藝術家唐喜成:一生志趣皆為戲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12/7 11:11:59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唐喜成沒有上過學,但幾十年來他一直利用業(yè)余時間刻苦自學,在外出演出的時候,他還要帶上詞典及文學、歷史和文藝方面的書,把它們放在枕邊,以便隨時學習,從過去的不識字到后來自己能修改劇本、編寫唱詞,無論演出多忙多累,每演完一場戲他都要認真地寫出總結日記,把演出時的體會和經驗寫下來,以便找出缺點使表演技藝精益求精。
唐喜成老年的時候雖然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白內障等疾病,可他仍然堅持跟隨劇團巡回演出。無論是城市、農村、劇院、高臺,無論是春夏秋冬、天氣好壞,他都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茍地演好每一場戲,從不因環(huán)境的變化而在舞臺上有絲毫的懈怠。有一次在開封演出,戲結束了,熱情的觀眾仍然鼓掌不肯讓其離去,唐喜成不顧疲勞又為觀眾清唱了三段,滿足了觀眾的要求。1990年冬天唐喜成在安陽解放劇院演出,戲結束后觀眾還是熱烈鼓掌,唐喜成便又登臺為觀眾清唱,唱一句一個滿堂好,唱一段一陣雷鳴般的掌聲。他一連為觀眾唱了5段戲,觀眾們很受感動,都擁到后臺要見一見唐喜成,和他說上幾句話。唐喜成顧不上卸裝就和觀眾親切交談,一直把觀眾送到劇院大門口。每當大家擔心他的身體狀況勸他不要唱那么多時,他總是語重心長地說:“觀眾掙個錢不容易,因為信任咱、喜歡咱,才掏錢買票看咱的戲,如果在舞臺上出現(xiàn)漏洞沒有把戲演好,那就是欺騙觀眾、就是犯罪。”
作為一位自成一家、備受觀眾愛戴的豫劇表演藝術家,唐喜成從不因此而居功自傲,在演好自己代表劇目的同時,他還主動為別的演員配戲,甘當配角。《抬花轎》中的周定、《下陳州》中的州官、《審誥命》中的林有安等,這些角色雖然戲不多,但是經他塑造出來,個個形象令人叫絕,至今無人超越。
唐喜成在自己的徒弟面前不僅是名師,而且還是嚴師慈父。無論哪個徒弟見到他,幾句問候的話之后他們便開始談戲,從發(fā)音吐字的方法到人物感情的表達,從面部表情、形體動作到內在的潛臺詞,一字一句、一舉一動他都認認真真、一遍又一遍地進行示范。為了更好地幫助徒弟在藝術水平上盡快得以提高,每當徒弟在臺上演出時,他就在舞臺兩邊看,以便發(fā)現(xiàn)其缺點及時給予指正。
唐喜成不僅在傳統(tǒng)戲的表演上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而且在現(xiàn)代戲,如《奪印》《節(jié)振國》中的表演也受到了群眾的稱贊,豫劇中有“十生九唐”之說。張大新說,在中國豫劇藝術的發(fā)展史上,唐喜成創(chuàng)立的唐派藝術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我們這些后學者應該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來研究、總結,從而更好地繼承唐派藝術、發(fā)展唐派藝術。
[1][2]
(作者:岳蔚敏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