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河南省城開封的豫劇舞臺上有“五朵云”的說法,即李劍云、賈碧云、閻彩云、時倩云、林黛云。五人皆是豫梆名角,其中四人(閻彩云、時倩云、賈碧云、林黛云)均屬小天興出科的,四人中又以閻彩云最為突出,咱先說閻彩云吧。
閻彩云是封丘縣人,1902年, 8歲的閻彩云隨父親離家逃荒,路過封丘縣清河集青龍寺才算改變了其一生的命運。青龍寺是豫劇許門科班小天興班的所在地。閻彩云的父親聽說班主許長慶仗義疏財,專門收留貧苦子弟入班學(xué)戲,還管吃管住管穿衣。為了讓兒子能逃個活命,閻彩云的父親就把閻彩云送到了小天興班,自己則在許長慶家當(dāng)起了長工。由于閻彩云天資聰穎且長相俊俏,進(jìn)小天興班不久,就被豫劇名師孫延德看中。孫延德因材施教,指導(dǎo)閻彩云專攻旦行。
1907年,閻彩云在小天興班學(xué)藝出師,曾在開封府天興班與秦大成(名生)、簡客(名凈)、段才(名凈)、郎高(正旦)、張子林(名生)、李德魁(名丑)等眾師兄弟同臺合作多年,后來到開封義成班搭班。
當(dāng)時的義成班名家薈萃、高手如云。閻彩云入班后,在開封火神廟戲樓演出《三上關(guān)》,閻彩云飾樊梨花。其扮相俊俏、風(fēng)流灑脫,只見他雙腳踩蹺,右手握明晃晃的6.5公斤重的長柄大刀,左手搬翎,流水似的快步從上場門來到舞臺中央,造型靜美,兩只大眼炯炯有神,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威風(fēng)凜凜、英姿颯爽的巾幗英雄形象,贏得了觀眾的滿堂彩。閻彩云一炮打響,名震汴梁,班主喜出望外,樂滋滋來到后臺對閻彩云說:閻師傅不愧是許門出身,名師出高徒,孫老師的徒弟,果然名不虛傳,還請閻師傅留在敝班吧!從此,閻彩云成了義成班的主演。
閻彩云的“蹺功”是一絕招,在演《白蓮花臨凡》大鬧公堂一場戲時,他不僅踩蹺,還同時舞扇子。蹺功配合扇子舞,更是錦上添花,是閻彩云獨創(chuàng)。他還有一招即踩蹺踢大刀過靠旗的拿手絕活。
1917年《豫言報》刊載的一篇《梆戲七家評》中曾述及閻彩云:“顧曲家只知閻郎之色藝,不知其品格尤為吾人所可欣羨者。當(dāng)草市戲園歇業(yè)后,閻班(即天興班)遷移至午朝門黃小宋園內(nèi),惜其至此不久,又行停演。此時北羊市老戲園,正在生業(yè)盛旺之際,因李(劍云)、時(倩云)、林(黛云)及王絮亭盡合一班(義成班)也,致人數(shù)勸閻郎搭班,閻郎因不肯棄其原班之人,雖賦閑多時,終不被其利誘所屈,自討生活,至無一切惡劣之嗜好……”閻彩云為人處世講義氣,對人寬厚,無論是師兄弟或同事,只要遇到難事求助,他都會管吃管住,臨走還送盤纏。他曾多次資助困友。因此,他的人緣很好,兄弟們都親切地稱他“二哥”。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fù)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