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都看上了她的閨蜜
咸宜公主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武惠妃的閨女。從其封號便可看出,這位公主很得父母歡心:不是有個詞叫“老少咸宜”嗎?“咸宜”就是怎么樣都可以,怎么樣都合適,橫看豎看都討人喜歡。
咸宜公主的第一場婚禮是在洛陽舉辦的。請注意,是第一場,這意味著這位公主的婚禮不止一場。
不過,這第一場婚禮是值得重點勾勒的,因為這場婚禮成就了三段姻緣:
咸宜公主和駙馬楊洄;
壽王李瑁和少女楊玉環(huán);
唐玄宗李隆基和兒媳婦楊玉環(huán)。
第三對純屬意外,最不合傳統(tǒng),最受人非議,也最著名。
話說,唐玄宗率文武百官、妃嬪、皇子、公主等巡幸東都洛陽,參加咸宜公主的婚禮,盛況空前。全洛陽城的名媛幾乎都來湊熱鬧了,包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huán)。
楊玉環(huán)10歲時父親去世,此后她便來到東都洛陽,在三叔楊玄珪家生活。有人揣測,她三叔家和駙馬家有親戚關(guān)系,她和咸宜公主是閨蜜。咸宜公主結(jié)婚那天,楊玉環(huán)年方二八,乃公主的伴娘。
如果楊玉環(huán)真是公主的伴娘,那就太搶風(fēng)頭了!白居易在《長恨歌》里說她姿容絕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美得驚心動魄!
壽王李瑁,咸宜公主的同胞兄弟,對楊玉環(huán)一見鐘情,當(dāng)即央求母親武惠妃說服父皇,冊立楊玉環(huán)為壽王妃。
唐玄宗當(dāng)然同意。他也喜歡楊玉環(huán),只是初次見面,又礙于武惠妃,便沒往男女情愛方面動心思。至于日后他強奪兒媳婦當(dāng)貴妃,一番恩愛后,楊貴妃慘死在馬嵬坡,那是后話,此處略去不提。
總而言之,且不管咸宜公主本意如何,在客觀上,她是她父親、兄弟與楊玉環(huán)的間接介紹人。
公主為何要改嫁
咸宜公主的其他事件,史書中著墨不多。從現(xiàn)有史料來分析,她可能比較乖巧,凡事都聽父母、駙馬的。
《新唐書》《資治通鑒》中都說,唐玄宗有29個女兒;实巯铝,每位公主封戶五百(五百戶的賦稅都歸公主)。有公主抱怨待遇太低,不夠開銷。唐玄宗說:“老百姓納的稅不是給我一個人的。將士們出生入死,不過得一點點獎賞,公主有啥功勞?你們得學(xué)會節(jié)儉。”
話雖如此,咸宜公主出嫁時,唐玄宗還是破例將她的封戶增加到一千戶,可見他對這個女兒有多偏心。
只是此例一開,其他公主不愿意了,紛紛吵鬧,唐玄宗扛不住,結(jié)果全給加到了一千戶。
駙馬楊洄心知咸宜公主后臺硬,更進一步觀察到,公主之所以后臺硬,是因為他的岳母武惠妃能拿捏住他的岳父唐玄宗。于是,他便賣力巴結(jié)武惠妃。
武惠妃一心想讓兒子李瑁做太子,楊洄就編派現(xiàn)任太子李瑛的不是,配合武惠妃演戲。唐玄宗因此處死了太子李瑛。
在這場宮斗中,咸宜公主并沒有直接出現(xiàn),唱主角的是她的母親和她的丈夫。
武惠妃38歲就去世了,沒等到心愿實現(xiàn)的那一天——唐玄宗并沒有立李瑁為太子,而是立了另一個女人所生的李亨為儲君。
咸宜公主的丈夫楊洄下場也不好。公元761年,嗣岐王李珍謀反失敗,牽連楊洄,唐肅宗李亨賜其自盡。
這或許可以解釋唐代的公主為何多二婚、三婚:因為離權(quán)力中心太近,駙馬難免被卷進皇權(quán)爭斗的旋渦,卻又沒有皇家血統(tǒng)護體,往往不得善終。駙馬死了,公主只得改嫁。
咸宜公主改嫁給了一個叫崔嵩的人,但這崔嵩也沒能跟公主白頭到老,結(jié)婚沒幾年,竟也死了。怎么死的?不清楚。反正那時的咸宜公主已經(jīng)心如止水,懶得再折騰了。
相傳,她出家做了道姑,一直活到公元784年,挺長壽。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