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韻詩情入沙澧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12/21 11:30:06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走進中國漢字文化名城漯河,盡享沙澧河水的溫潤和靈動,她晶瑩、清澈、鮮活,孕育著兩河沿岸的生靈。生于斯、長于斯的“字圣”許慎,花費半生心血所著的《說文解字》,令所有漢字,蓋有所屬之首,形立而音義易明,一掃千年古鏡之塵,統(tǒng)攝天下,對中國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從此漢字就變得任性縱情,它“海內聲華并在身,篋中文字絕無倫”,像一只翱翔的鯤鵬“扶搖直上九萬里”、“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批判鄙夫俗儒的巧說邪辭,捍衛(wèi)古文經(jīng)學地位,本立而道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我為漢字飽滿的深情所震撼,望著淙淙的沙澧河水,吟唱著“沙河澧水逝滔滔。載風云,暮復朝。浪愁歌罷又回潮。浮沉里,一驚飄。青絲涵滌結云髾。月煙冷,嘆賢豪。把酒悲懷三尺劍,人已醉,解天韜。”我陶醉在自填的《醉紅妝》里。這種文字不是裝飾之美,不是游戲之美,美在它的清晰、準確而又生動奇妙,美在言外之言,音外之音。跳躍的漢字,遵循的是情感邏輯,但又不讓情感任意泛濫,而是統(tǒng)一在內心對美的追求上。抒情寫景,情景交融,或觸景生情,或融情于景,均如行云流水,感發(fā)自然,傳達心靈深處的情愫。
漢字像蜜一樣氤氳著撲面而來,帶著清新的花草芬芳,泥土的溫馨,陽光的明媚,雪花的晶瑩,還有綠蔭、孤月、清溪、雙燕、岸柳、鄉(xiāng)村……兀自站立成行,美麗成詩。趕緊了,用文字雕琢一幅無形的《醉春風》圖吧!“四野尋芳訊,楊枝柔處問,紅塵何處有桃源,嫩,嫩,嫩,萬縷芳心,一池波曲,暖煙香近。弦柱年華瞬,流水催雙鬢,畫情詩意酒千盅,潤,潤,潤,移竹浮云,涌泉浴月,更添風韻。”好把這旖旎的風光記錄。漢字展示著音樂的美好和生命的芳香,把我們不斷地引向所能夠達到的心靈深處,那么美妙,那么動人。
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十四個疊字,讓多少人的愁緒在心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也牽出我亦真亦幻、迷離朦朧的《聲聲慢》:“浮云冉冉,歲月悠悠,心曲裊繞絲弦。閱盡人間,花下百盞酬年。繁華千古一夢,獨堪乘、覺海舟船。怎忘卻、拈花一笑,幾世塵緣。前世百回凝目,終換取、今生一次摩肩。一縷彤云,劃破冷露痕煙。孤鴻恰啼涯岸,寄蒼生、且樂怡然。盡虛幻,釋前非、一顆婉蓮。”空澄靜寂圣潔的禪境和心境,讓我們空諸所有,萬慮全消,淡泊寧靜。我們把“蜜一樣的漢字釀造成了詩”,在漢字的魅力中,感受著,被影響著、迷惑著、征服著。
漢字因浸透哲理而思想澄明,因點染詩興而余味悠長。邂逅一段文字,喜歡她給我?guī)淼陌惨莞,就像心情的解語花。在疲憊的時候給我們一杯清茶;悲傷的時候給我們一絲撫慰;失望的時候給我們一腔鼓勵;寒冷的時候給我們一懷溫馨。這些漢字交織著激情和靈性,讓我把自己修煉得峰回路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默酬一曲《念奴嬌·蝶夢》:“夢尋何處,嘆無奈、孤負平生遭遇。但見蓮嬌,誰解得、人世蓮心最苦。挼霧成塵,揉風掠影,咫尺量天路。浮云無定,不知誰毀誰譽。清鏡徒惜朱顏,浩歌空忿懟,流光虛度。六道輪回,觀世界、難識風塵歸路。細算平生,絲痕付弱水,把心期誤。澄懷觀道,物非明月如故。”讓我“性勿惡,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
聞一多說:“詩人用了文字的魔力來征服他的讀者。”我想說:許君用漢字的魅力征服了整個世界,“千載不作,淵源誰澄”。若不是許君的《說文解字》,哪來詩的語詞凝練、結構跳躍,哪來的明志言情?我曾讀到一首英語小短文,用漢字演繹成文藝版、詩經(jīng)版、離騷版、五言詩版、七絕版、七律版等多種體裁,只要靈魂不滅,這種唱和還將繼續(xù)下去。我也曾問過一位在我國名牌大學任教、并且對漢文化有很深造詣的知名美籍教授孟巍隆,中國的詩可以翻譯成英文嗎?這位教授連聲說:No!No!No!這是中國文字特有的排列組合,她表現(xiàn)出來的音樂之美、建筑之美、繪畫之美……其他任何國家的語言都無法替代。
孤月透清寒,風卷河煙,古藤老樹歲華遷。千百年來,中國文字把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與歷史境界之間的精神互動展示出來,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意境,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每一位懂她的人;照亮了沙澧河水,照亮了神州大地;照亮了中國的歷史,也必將照亮世界的未來……
(作者:網(wǎng)絡來源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