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家有女百家求。”家境殷實、知書達理又長得漂亮的女子,更令許多男方家求之不得。唐代冀州下轄的南宮縣縣丞崔敬,家有兩朵“金花”,自然也就成了被追逐的對象?蓻]想到,一男方家的提婚,竟然讓崔敬攤上了麻煩事。
《智囊》里記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
崔敬本是名門大戶出身,做官后,娶了當?shù)孛喈數(shù)泥嵓遗,育有兩個女兒,長得如花似玉,且都過了及笄(jī,女子滿15歲)之年,尤其是大女兒,該談婚論嫁了。按照唐朝法律,要“嫁娶有媒”,不準男女自由戀愛?傻酱蘧醇襾淼囊粋媒人一開口,崔敬就把人家拎的白雁(納彩之物,寓意白頭到老、比翼雙飛)扔了,說了句:“違法!”直接就回絕了。
原來男方家長正是崔敬的上司吉懋(mào),為兒子吉頊(xū)求婚。唐律規(guī)定:上司(包括親屬)不準娶下屬的女兒。吉懋確實違規(guī)了。
可疑問來了。吉懋“違規(guī)操作”,不出事便罷,出事了,杖刑、降級僅在他一人,跟女方家無關(guān)。崔敬如此決絕,還有什么隱情嗎?
唐代的婚姻法明文規(guī)定:不準“良賤通婚”,即擁有正式“身份證”的公民不得與女婢、家奴等帶有奴隸性質(zhì)的“賤人”結(jié)婚,但并未規(guī)定必須“門當戶對”?蓮“士庶不婚”演變而來的“門當戶對”觀念,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還是根深蒂固的。吉懋雖是崔敬的上司,但也就是個新貴族,這讓自矜于門第高貴的崔敬很不屑,自然回絕了這門親事。
后吉懋借故脅迫,崔敬只得同意。接著,媒人按照唐代婚嫁“六禮”程序,在“納彩”之后,迅速走完了“問名、納吉、納征”程序,并把“請期”與“親迎”合并,擁著花車就來到了崔敬家門口。
崔妻對此并不知曉,直到迎親花車登門方才得知。她抱著女兒大哭,道:“我家門戶低,配不上吉郎。”崔家大女兒也不肯出門。
崔敬二女兒見母親與姐姐閉門不出,心里非常著急。她思忖了一會兒,疾步走到窗前,對里面的母親說:“父親有急難,做女兒的理應(yīng)舍命解救,就算是去為奴為婢也在所不辭,還在乎什么門戶高低。既然姐姐不肯,那就讓我代替好了。”說完,一跺腳,轉(zhuǎn)身回到房里,換上新衣,當即出門登車,代姐出嫁。后來吉頊拜相,其妻代嫁之事被傳為美談。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