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襄城縣歐營村相傳是北宋時期文學家歐陽修的終老之地,如今,這個3000多人口的自然村,歐陽姓氏者占1700多人,按照《歐陽氏族譜》記載,他們都是歐陽修的后人。傳說究竟是真是假,無人再去查考,可這兒已成為中原地區(qū)最大的銅樂器加工制造之地,卻是眼見之實。
制作銅響器,選料非常重要,料好,成品質量就高,反之,成品易出現(xiàn)沙漏,便很難給銅器定音。銅坯須以上等的紫銅和純錫為原料,按固定比例熔煉制成。整個銅器制作大致分為8個步驟:熔煉制坯、熱鍛、淬火、冷鍛整形、捶打校音、拋光、打孔系繩、定音、分類。大都由手工完成,工藝要求非常嚴格。一面鑼往往要經(jīng)過千錘鍛打,才能厚薄均勻,敲打鑼面時任何一點均發(fā)出同一聲音。定音是銅響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關,一面銅器的質量取決于此。由于響銅樂器的制作勞動強度大、工藝學習周期長,許多地方已現(xiàn)瀕臨后繼無人的境地,現(xiàn)在銅樂器匠人大都在45歲以上。目前,歐營村有20多戶、500多人從事銅器制作,使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