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知識一百問之七——鈞窯和其他四大名窯有什么不同?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6/3/4 17:33:33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我們在向人們介紹鈞瓷時,常常以“鈞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來彰顯其地位。那么,什么是宋代五大名瓷呢?
“五大名窯”一詞的出現(xiàn),最早源自明朝宣德年間呂震編撰的《宣德鼎彝譜》一書。該書中有“內(nèi)府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的語句。民國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一書中,也有“吾華制瓷可分為三大時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窯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鈞窯,亦甚可貴”。后人因柴窯只聞其名,鮮見傳世品,也未發(fā)現(xiàn)窯址而甚少提及。更關鍵的是,鈞、汝、官、哥、定均燒造于宋代,并且都為宋室宮廷燒制過御用瓷。其中鈞、汝、官、哥瓷都有專門的官窯。定瓷雖為民窯,但深受宮廷喜愛,多次奉命燒造貢瓷。故把這幾個窯合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鈞窯瓷器的燒制始于唐,盛于宋,其窯址遍及禹州市多個鄉(xiāng)鎮(zhèn)。鈞官窯窯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內(nèi)東北隅,鈞官窯所燒瓷器專供北宋皇宮使用,其產(chǎn)品多為各式花盆及盆托、洗、尊等器皿。釉色有藍天、月白、紫紅等各種色彩,釉面多有蚯蚓走泥紋和各種窯變的流紋。鈞官窯瓷胎體較厚,胎色為香灰色,銅口鐵足特征明顯。器物底部多數(shù)刻有一至十的漢字數(shù)碼,并抹有芝麻醬色釉。其傳世品多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
從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汝、官、哥、定瓷盡管各有特點,但其釉色基本趨于單一,或青或白或黃。鈞窯與其他名窯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銅元素,創(chuàng)造性地燒出了五彩斑斕的窯變紫紅色釉,開了銅紅釉之先河。這一變化打破了以往青白釉統(tǒng)一天下的局面,從而在宋代五大名窯中獨樹一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不僅將中國陶瓷美學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且對世界陶瓷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這種青中帶紅、燦如紅霞的釉色一出現(xiàn),就博得了人們的贊賞,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高溫銅紅釉的燒制成熟,還為后來南方銅紅釉的出現(xiàn)喝成熟奠定了基礎。
(作者:許昌市旅游局 責任編輯:胡春明)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