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公園牡丹大棚內,牡丹露出花蕾。劉錦苑 攝
臨近驚蟄,萬物生長。3月4日,在洛陽市王城公園牡丹大棚內,住上“暖氣房”的牡丹已露出花蕾。
“為了拉長牡丹花的觀賞期,每年都會采用調控的方式來延長花期。”王城公園園林科技術員王玥說,“與往年不同,今年首次使用暖風機,智能控溫、利用風帶讓棚內空間受熱均勻,牡丹像是住進了‘暖氣房’,更有利于提前開花。”
在增溫設備的“暖心”呵護下,大多數住上“暖氣房”的牡丹已進入立蕾期,而大棚外的牡丹還處于發(fā)芽階段。
“大棚內的牡丹花預計3月中旬就能陸續(xù)開放,比大棚外的牡丹能提早開放半個月左右。”王城公園園林科工程師陳璐璐介紹,除了通過“暖氣房”來調控牡丹花期,該公園還選擇了5種顏色不一、花期接近的牡丹進行嫁接,增添趣味性和觀賞性。
“谷雨三朝看牡丹”“花開花落二十日”,牡丹花期較短,季節(jié)性較強。如何延長牡丹花期,滿足不同游客的觀賞需求?
“洛陽市用于觀賞的優(yōu)質牡丹品種超300個。”洛陽市林業(yè)局副局長張占國介紹,目前,通過花期調控技術手段,洛陽市域(含縣區(qū))牡丹花期最長可達兩個月,即從3月中旬到5月中旬。
據悉,近年來,洛陽市利用人工定向雜交育種、航天育種、分子育種等先進技術手段,先后培育出“橙色年華”“洛陽春”“老君紫”“銀絲灌頂”等60余個牡丹新品種,洛陽市牡丹品種種質資源達1414個,涵蓋十大色系、十大花型,保存了中國全部牡丹品種群和世界上主要牡丹品種基因。
“為有序延長牡丹花期,提升觀賞效果,我們在牡丹品種合理搭配的基礎上,充分結合洛陽地理氣候等條件,不斷完善管護設施,調控牡丹花期,以滿足游客觀賞需求。”張占國說,通過調整品種結構、利用海拔差異、搭建四季展館等,實現四季有花。目前技術層面上已經實現“花開遂人意”的目標。
“花開遂人意”也讓洛陽牡丹走得更遠,讓花農們找到了致富的門路。作為熱門年宵花之一的催花牡丹,春節(jié)假期迎來銷售旺季,洛陽市僅老城區(qū)就有60萬盆催花牡丹陸續(xù)供應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豐富了年宵花市場。
1月11日,在隋唐洛陽城明堂景區(qū),牡丹花開,雍容華貴。
2月10日,龍年新春大年初一,在洛陽龍門石窟景區(qū),洛陽牡丹凌寒綻放。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