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是城市的血脈。
在漯河大地上行走,你會欣喜地看到兩條奔放的河流:沙河和澧河。他們?nèi)缤瑑蓚孿生兄弟,手挽著手,從我們這座城市穿境而過。清亮亮的河水,仿佛一把溫柔的腰刀,把沙澧兩岸,切割成一片片美麗的風(fēng)景,星落在豫中平原上。
是水,讓一座城市顧盼生輝;是水,讓一座城市神韻天成。
在漯河大地上游覽,你應(yīng)該慢下自己的腳步,這樣,你才能仔細端詳那一只只水晶般的眸子。在沙澧河清澈的倒影里,你終于看到了凝重深沉的山陜會館,看到了許南閣祠的鎦金匾額,看到了大槐樹美麗的傳說,看到了金沙灘的漫漫黃沙……
橋,一座又一座美麗的橋,橫跨在沙澧河的河水之上。它們是河水的情人,也是河水的衛(wèi)士。這些癡心的大橋,承載著漯河今世的繁華,也守護著漯河古老的風(fēng)情。
駐足在彩虹橋上,看沙洲片片,蘆葦青青。東去的沙河水仿佛用她儀態(tài)萬方的奔騰告訴我:“碧水不墨千秋畫,沙澧無弦萬古琴。”
二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歷史。漯河沒有帝王之都的沉重,卻得江南水城的韻致。
到沙澧河邊散步,你不能不看螺灣渡口的大槐樹。大槐樹站在沙河、澧河交匯處的南岸,巍峨的云冠,清涼的華蓋,虬龍般的枝干像兩只結(jié)實的臂膀擎向兩側(cè),撐起一片蔥蘢的綠陰和鳥語,俯視著這個喧囂和繁華的世界。看一眼,你的心里會怦然一動;再看一眼,你的魂就被她勾走了。
按說,一棵樹長在哪里,沐浴過哪里的風(fēng)雨,歷經(jīng)了多少人情冷暖,絕不是偶然的事。它一定包含了天地運行的玄機,是造物主經(jīng)過縝密思考的結(jié)果。事實正是如此,沙澧河邊能有這么一棵古槐,也確實是我們這座城市的福氣。據(jù)說,這棵大槐樹與明朝永樂年間的那次大遷徙有一定的淵源。如今,幾百年過去了,一代代的人在老去,然而大槐樹依然年輕。它用那生生不息的枝丫,在空中劃出自己的生命精神,揮灑出一段生命的悠長。而在古槐的蔭庇之下,一代又一代的漯河人在這片熱土上繁衍生息,勤勞創(chuàng)業(yè),見證了漯河從一個不見經(jīng)傳的小村寨,一步步發(fā)展成為文明遐邇的“水旱碼頭”、“北方水城”,乃至現(xiàn)在的中原地區(qū)富有魅力的新興城市發(fā)展史。
沙河?xùn)|段,有一個“萬家埠口”。1906年,京漢鐵路建成通車后,“萬家埠口”被改造成了遠近聞名的“漯河老碼頭”。當時的漯河港非常繁華,年貨運量超過42萬噸,占沙河水系的87%,是河南省最大的河港。平日里,河道上舟楫云集、船來船往,搬運工穿梭不停。兩岸的河灘上,到處是一堆堆金黃色的沙子。岸邊商鋪、旅店林立,眾多產(chǎn)業(yè)生意興隆。每當夜幕降臨,碼頭上的煤油燈搖曳,燈光映照在河面上,清風(fēng)拂過,波光粼粼。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隨著70年代中期一批攔河閘的建成,曾經(jīng)輝煌兩千年的漯河航運從此斷航。
[1][2]
(作者:網(wǎng)絡(luò)來源 責(zé)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