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近代之光
出獨特貢獻的,還有陳氏十八世的陳照丕(字績甫,1893-1972)。陳照丕21歲出任溫縣國術館教習,1928年應聘赴北京授拳。陳照丕曾應邀于宣武樓設擂,以武會友,連續(xù)17天未逢對手。如今,蜚聲海內外的陳氏太極拳“四大金剛”——陳小旺、陳正雷、朱天才、王西安,以及陳世通、陳小興等新秀均出自他的門下。
太極拳源流之爭的背后
自陳王廷創(chuàng)編太極拳以來,歷經300多年的發(fā)展,太極拳走出陳氏家族的圍墻,經過眾多武術家的繼承和發(fā)展,形成了當今流行于世的陳、楊、武、吳、孫、和等多種流派。這個融會著眾多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拳種,由于蘊藏著東方哲學的深刻內涵,將陰陽、動靜、形神等對立統(tǒng)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學、倫理、武學、醫(yī)學、藝術等資源融入武術之中,集技擊、強體、健身、益智和修性為一體,演練形式符合人體運動的規(guī)律且具有視覺上的美感,所以,受到了世界上眾多人群的追求與關愛。太極拳運動被譽為當代世界的第一健身運動。
目前,太極拳已傳播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全世界練太極拳者有1.5億人,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太極拳組織。據統(tǒng)計,目前僅焦作地區(qū),就有80多萬人練習太極拳,現有太極拳武館、學校50余座,基層太極拳組織200多個。其中,在太極拳發(fā)源地溫縣,練太極拳者多達10萬人。2000年6月20日,國際武術聯(lián)合會執(zhí)委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5月份定為世界太極拳健身月。
從某種意義上說,太極拳已經超越了地區(qū)和國家,成為一張閃爍金光的文化名片。
歷史明確記載,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拳創(chuàng)始人楊露禪是陳氏太極拳傳人陳長興的徒弟,河北邯鄲市和永年縣從1991年起,每年都舉行盛大的國際太極拳大會。
而湖北省十堰市則干脆直接對外宣布太極拳發(fā)源于武當山。因為太極拳到底是源于武當山還是溫縣陳家溝,有關人員還曾訴諸法庭。
令焦作人自豪的是,2007年8月21日,國家武術管理中心在河南省溫縣陳家溝,舉行了“中國武術太極拳發(fā)源地”的掛牌儀式。這次掛牌,為太極拳源流問題的爭論,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句號。
繼2005年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陳家溝“太極圣地”、2006年國家將陳家溝的太極拳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國家武術管理中心在組織專家對太極拳源流問題進行多年的考察論證后,將“太極拳發(fā)源地”的牌子隆重地掛在陳家溝(國家文化系統(tǒng)也做出了同樣的考察認定)。這是國家有關單位對太極拳源流問題再一次的科學定論,此舉對太極拳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傳播與推廣,有著重要的意義。太極拳發(fā)源地的唯一性,對于焦作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寶貴文化資源,更是一張響當當硬邦邦金燦燦的文化名片。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