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中國第一花樣美男
http://m.b6man.com 2008-11-13 來源:河南商報 點擊:次
用情專一
潘安寫《悼亡詩》,演繹夫妻情深
雖然長得帥,但潘安并沒有以此為資本拈花問柳,他對妻子楊氏用情專一,十分難得。
潘安12歲時,便與10歲的楊氏定親,楊氏是晉代名儒楊肇的女兒;楹螅瑐z人共同生活20多年,夫妻情深。妻子不幸早亡后,潘安對她念念不忘,作了三首有名的《悼亡詩》來懷念妻子。因為他的詩,導致后世把悼亡詩也限制在了悼念妻子的范疇里。
潘安的悼亡詩中,名句也很多,像用比目魚比喻夫妻情深,《悼亡詩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是說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魚的分崩離析。潘安的三首悼亡詩都寫得情真意切,李商隱曾說“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表揚的就是他的這三首詩。
不過,如果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三首悼亡詩辭藻過于華麗,倒掩蓋了不少真情實感。除了有“幃屏無芳菲,翰墨有余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這樣尚算樸素的詩句之外,還有很多大而無當?shù)膹U話。如“撫衿長嘆息,不覺淚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這后四句是說,我撫摸著你的衣服長長地嘆息,不知不覺,淚就流到了胸口上。但流到了胸口上也抑制不住,我的悲傷又從中而生啊。
唐朝詩人元稹對潘安的悼亡詩有個評價“潘安悼亡猶費詞”,這評價相當確切,與蘇軾的《江城子》相比,潘安的情沒有那么刻骨銘心。不過,也不能全怨潘安,魏晉時期文風本就是鋪墊、堆砌成風。
潘安之死
陷害太子迷霧重重
和一般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帥哥不同,潘安不僅長得美,而且還頗有文采。《晉書》中說潘安“少以才穎見稱,鄉(xiāng)邑號為奇童”,“總角辨惠,文藻清艷”。他一生寫過許多好詩賦,其《西征賦》、《秋興賦》、《寡婦賦》、《閑居賦》、《悼亡詩》等都是詩賦中的名篇,至今仍為文學史家所重視。流傳后世的有《潘黃門集》。
潘安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賞識,薦舉為秀才。在潘安20來歲時,晉武帝司馬炎一天來了興趣,下鄉(xiāng)耕田作秀。這場作秀引得當時文人紛紛作詩拍馬屁,結果潘岳作了一首《藉田賦》,辭藻清艷,聲震朝野,遭人嫉恨,于是被排擠出朝廷。
賦閑十年后,潘岳終于被重新錄用。當了河陽(河南孟州)縣令,頗有政績。在當縣令期間,他不失文人的風雅,在河陽縣遍種桃樹,時人號稱“一縣花”。不過,記者采訪時,潘安故里的老人稱,潘岳最愛的當是棠棣花。
公元296年,潘安回到京城做官,經(jīng)常參與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二十四友”的活動,賈謐是史上著名的丑皇后賈南風的侄子。雖然這二十四人中魚目混雜,后來將其歸之為“政治集團”,但在當時實際上是文化人自發(fā)形成的小圈子,陸機、陸云以及大名鼎鼎的富翁石崇都位列其中。
賈謐很欣賞潘安的才華,上朝的文辭多出自潘安之手。后來,因為賈南風不會生子,為達到長期左右朝政大權的目的,準備謀害太子。不幸,潘安被牽連其中。
具體過程大致如此:某天晚上,賈后派人將太子灌醉,哄他抄寫一篇草書。太子醉得一塌糊涂,就照著筆畫亂抄一遍。然后,太子的墨寶被改頭換面,進行技術處理,最后竟成了一篇有謀反之意的文章。而潘安充當?shù)慕巧菍μ游恼逻M行處理。
文化人潘安可能從未想到這有什么后果,或許就算想到了,也不得不為之。結果是,賈后很快敗亡,司馬倫發(fā)動兵變入宮,盡誅賈后黨羽,潘安當然勢在難免。
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潘安在洛陽被殺,并“夷三族”,時年53歲。
不過,對此解釋,很多史學家認為是迷霧重重,很多人認為潘安的死是個冤案。因為如果直接參與陷害太子,這么重要的事,在東晉南北朝人寫的史書中卻沒有記載,幾乎是不可能的。直到300年后,房玄齡才寫出了這件事。
河南中牟的潘安衣冠冢
作者:賴海芳
(責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潘安:美貌如畫 孝心可嘉 2009-11-9 9:28:26
- 農(nóng)民企業(yè)家李萬升:愛心感動一座城 2009-11-6 10:05:00
- 馮琪雅;聽大師講課如同在天堂行走 2009-11-3 9:49:43
- 新鄭縣令法雄:倡導人與自然和諧 2009-11-2 9:52:15
- 少有大志英年早逝的宋哲宗趙煦 2009-10-28 9:26:52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