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文化遺產(chǎn)亮相世博
http://m.b6man.com 2010-7-16 來源:河南商報 點擊:次
從民間走向舞臺,從河南走向全國,河南民間藝術(shù)在世博河南周上大放異彩,讓世人見識了中原文化的源遠流長和連綿不絕。
今天,就讓我們先見識下開封汴繡和戲劇人物造像。
開封汴繡
一幅作品出價20萬元還不賣
提到汴繡,不能不提一個人,她就是74歲的王素花女士,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1959年將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舉世名作《清明上河園》制成我國第一幅巨幅長卷,開創(chuàng)了汴繡歷史新紀(jì)元。
因為年齡原因,王素花沒能來到世博會現(xiàn)場,但她的作品為她掙足了面子。
在寶鋼的大舞臺河南非物質(zhì)文化展覽區(qū),幾張長桌拼起來,才勉強將長525厘米、高24.8厘米的汴繡《清明上河圖》擺下。
“《清明上河圖》可是出大名了,中國館里有,河南館里有,現(xiàn)在又有汴繡作品,現(xiàn)在恐怕全世界都知道了!”一位參觀者感嘆。
除了《清明上河圖》,其他展出的汴繡作品更震撼。比如《韓熙載夜宴圖》,長335.5厘米,高28.7厘米;《水滸人物一百單八將》長610厘米,高50厘米;《百鳥朝鳳圖》長1050厘米,高50厘米,這些作品只能“猶抱琵琶半遮面”,展出最精彩的部分。
據(jù)王素花的弟子介紹:像《清明上河圖》這樣的作品,要十幾個繡工花費三四個月才能完成,售價都在20萬以上。已經(jīng)有好幾個上海人要買,但是她們都沒有答應(yīng),“我們是來宣傳河南的民間藝術(shù),而不是為了掙錢。”
戲劇人物造像
全國首創(chuàng),一個最低3萬元
聽過戲曲,但你可能沒有看到過戲劇人物的造像,還有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
昨日上午,上海姑娘張萍連續(xù)三次來到李平安的戲劇人物造像展位。她說,自己的爺爺和父親都是戲劇演員,很想收藏一個,送給爺爺和父親,但最少3萬元的價格太高了。
張萍說,戲劇人物造像造型精美,更令人叫絕的是,人物造像從頭到腳,從里到外,現(xiàn)實中戲曲演員穿戴什么,一樣都不少。
“我一直不愿意別人稱我的作品是戲偶,我塑造的其實是戲劇里的人物,它們有表情、有動作,比如關(guān)羽讀《春秋》時是瞇著眼睛的,而他發(fā)怒時,要殺人時,眼睛是睜開的。還有我的人物從勾臉到穿戴,與真人一般無二,可以說我的作品和真的戲劇演員一模一樣。這個工藝屬于全國首創(chuàng)。”李平安說。
今天,就讓我們先見識下開封汴繡和戲劇人物造像。
開封汴繡
一幅作品出價20萬元還不賣
提到汴繡,不能不提一個人,她就是74歲的王素花女士,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1959年將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舉世名作《清明上河園》制成我國第一幅巨幅長卷,開創(chuàng)了汴繡歷史新紀(jì)元。
因為年齡原因,王素花沒能來到世博會現(xiàn)場,但她的作品為她掙足了面子。
在寶鋼的大舞臺河南非物質(zhì)文化展覽區(qū),幾張長桌拼起來,才勉強將長525厘米、高24.8厘米的汴繡《清明上河圖》擺下。
“《清明上河圖》可是出大名了,中國館里有,河南館里有,現(xiàn)在又有汴繡作品,現(xiàn)在恐怕全世界都知道了!”一位參觀者感嘆。
除了《清明上河圖》,其他展出的汴繡作品更震撼。比如《韓熙載夜宴圖》,長335.5厘米,高28.7厘米;《水滸人物一百單八將》長610厘米,高50厘米;《百鳥朝鳳圖》長1050厘米,高50厘米,這些作品只能“猶抱琵琶半遮面”,展出最精彩的部分。
據(jù)王素花的弟子介紹:像《清明上河圖》這樣的作品,要十幾個繡工花費三四個月才能完成,售價都在20萬以上。已經(jīng)有好幾個上海人要買,但是她們都沒有答應(yīng),“我們是來宣傳河南的民間藝術(shù),而不是為了掙錢。”
戲劇人物造像
全國首創(chuàng),一個最低3萬元
聽過戲曲,但你可能沒有看到過戲劇人物的造像,還有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
昨日上午,上海姑娘張萍連續(xù)三次來到李平安的戲劇人物造像展位。她說,自己的爺爺和父親都是戲劇演員,很想收藏一個,送給爺爺和父親,但最少3萬元的價格太高了。
張萍說,戲劇人物造像造型精美,更令人叫絕的是,人物造像從頭到腳,從里到外,現(xiàn)實中戲曲演員穿戴什么,一樣都不少。
“我一直不愿意別人稱我的作品是戲偶,我塑造的其實是戲劇里的人物,它們有表情、有動作,比如關(guān)羽讀《春秋》時是瞇著眼睛的,而他發(fā)怒時,要殺人時,眼睛是睜開的。還有我的人物從勾臉到穿戴,與真人一般無二,可以說我的作品和真的戲劇演員一模一樣。這個工藝屬于全國首創(chuàng)。”李平安說。
作者:張毅力
(責(zé)任編輯:遠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
相關(guān)新聞
- 宜陽發(fā)現(xiàn)宋代壁畫墓 2010-7-14 8:40:06
- 老子像巡臺10年回河南省欒川縣 2010-7-14 8:36:00
- 河南數(shù)萬南水北調(diào)出土文物急需一個“家” 2010-7-13 15:50:34
- 河南文物珍寶“綻放”櫻花之國 對國外展覽規(guī)模空前 2010-7-6 8:55:56
- 洛陽市雜技團赴臺演出載譽而歸 2010-7-1 10:51:38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