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多方努力打造“中國曲藝之鄉(xiāng)”品牌
http://m.b6man.com 2017/3/2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
“今年馬街書會上會曲藝棚403棚,到會藝人1247人,到會群眾達30萬人。書會當天,全省首個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說唱文化(寶豐)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也在會場正式揭牌。”2月27日,寶豐縣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該縣創(chuàng)新思路和辦會方法,在書會軟硬件建設上下功夫,在提升品牌含金量上做文章,開展了一系列新形式、新內容的活動,在有力彰顯和傳承馬街書會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全力打造“中國曲藝之鄉(xiāng)”品牌。
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和曲藝文化的“活化石”,每年馬街書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民間藝人會聚馬街,以天穹作幕、麥田為臺,表演各種曲藝,場面宏大,韻味十足。馬街書會歷史悠久,被譽為“中國十大民俗”之一,并列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寶豐縣也因此于1995年被中國曲協(xié)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xiāng)”。今年1月,國家文化部正式發(fā)文,批準在寶豐縣設立國家說唱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這是我省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
近年來,寶豐縣高起點、高規(guī)格規(guī)劃和建設馬街書會等文化園區(qū),并把文化寶豐建設納入了全縣“十三五”規(guī)劃,全縣上下達成了文化項目大建設的共識。以建成永不落幕的馬街書會為目標,該縣形成“由活態(tài)化達到常態(tài)化,由常態(tài)化達到精品化,由精品化達到市場化”發(fā)展模式,改變了過去一年只有三天會期,會后人去樓空的狀況。
自2006年以來,中國曲協(xié)與寶豐縣利用馬街書會每年舉辦綜合說唱賽事活動。連續(xù)多年舉辦的中國·寶豐馬街書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展演、中國曲協(xié)“送歡笑 到基層”小分隊走進寶豐慰問演出、中國·寶豐馬街書會研討會等活動已形成傳統(tǒng),中國文聯(lián)、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主辦的向人民報告——“馬街書會”河南曲藝專場演出在北京成功上演,把馬街書會用文藝演出的形式搬上舞臺,書會的文化價值和內涵得到了全面的展現(xiàn)。在去年,該縣與河南歌舞演藝集團合作,創(chuàng)演了以寶豐馬街書會700余年興衰為背景的大型方言話劇《老街》……這些高層次、高規(guī)格的曲藝活動,吸引了全國曲藝精英和曲藝大師的參與,展示了說唱藝術,檢閱了說唱隊伍,推動了對馬街書會的保護,使曲藝事業(yè)得以繁榮和發(fā)展。
近年來,寶豐縣積極開展各種幫扶藝人活動,恢復民間書狀元評選機制。亮書、寫書、幫扶民間曲藝藝人活動,不僅提高了馬街書會藝人的參會率,而且讓廣大群眾在書會之后也能欣賞到藝人的精彩表演。民間書狀元評選及馬街書會民間對戲等活動,得到了廣大民間藝人的贊同,使馬街書會重現(xiàn)了生機和活力。
為切實加強馬街書會的傳承,該縣以說唱文化為切入點,以全縣的眾多文化元素為依托,成功創(chuàng)建了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該縣出臺相關實施方案,重點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習所建設、項目檔案建立和完善、民間傳統(tǒng)藝術表演隊伍建設等工作。活動的開展還將從組織、政策、資金等方面,對民間文化和繼承人進行實質性搶救和保護,并從根本上提高民間藝人的地位,擴大民間藝人生存空間,帶動民間新藝人的培養(yǎng),改變后繼無人現(xiàn)象。
為提高馬街書會和“中國曲藝之鄉(xiāng)”的知名度,該縣加大宣傳力度,年年開展和馬街書會相關的書畫、攝影展覽大賽活動及理論研究活動——開展的“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民間曲藝大會”世界紀錄認證,提升了書會的世界知名度;積極聯(lián)系高校,設立曲藝表演專業(yè),成立藝術職業(yè)學院,為打造曲藝之鄉(xiāng)品牌提供了新活力。
該縣積極建設馬街書會景觀工程,建成了我國第一座中華曲藝發(fā)展歷史文化的主題展覽館和交易平臺——中華曲藝展覽館、中華曲藝交易中心。展館從不同角度、立體化、多層次利用聲光電及電子技術,展示中華曲藝史和書會全貌,還采用活態(tài)傳承的方式,讓重要曲種和代表藝人常年在展覽館進行演出,實現(xiàn)馬街書會的常態(tài)化。
“今后,我們要不斷擴大曲藝文化內容與形式的交流合作,持續(xù)豐富提高馬街書會的精神內涵,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讓中國曲藝之鄉(xiāng)這塊招牌更加閃亮。”寶豐縣主要負責人表示。
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和曲藝文化的“活化石”,每年馬街書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民間藝人會聚馬街,以天穹作幕、麥田為臺,表演各種曲藝,場面宏大,韻味十足。馬街書會歷史悠久,被譽為“中國十大民俗”之一,并列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寶豐縣也因此于1995年被中國曲協(xié)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xiāng)”。今年1月,國家文化部正式發(fā)文,批準在寶豐縣設立國家說唱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這是我省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
近年來,寶豐縣高起點、高規(guī)格規(guī)劃和建設馬街書會等文化園區(qū),并把文化寶豐建設納入了全縣“十三五”規(guī)劃,全縣上下達成了文化項目大建設的共識。以建成永不落幕的馬街書會為目標,該縣形成“由活態(tài)化達到常態(tài)化,由常態(tài)化達到精品化,由精品化達到市場化”發(fā)展模式,改變了過去一年只有三天會期,會后人去樓空的狀況。
自2006年以來,中國曲協(xié)與寶豐縣利用馬街書會每年舉辦綜合說唱賽事活動。連續(xù)多年舉辦的中國·寶豐馬街書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展演、中國曲協(xié)“送歡笑 到基層”小分隊走進寶豐慰問演出、中國·寶豐馬街書會研討會等活動已形成傳統(tǒng),中國文聯(lián)、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主辦的向人民報告——“馬街書會”河南曲藝專場演出在北京成功上演,把馬街書會用文藝演出的形式搬上舞臺,書會的文化價值和內涵得到了全面的展現(xiàn)。在去年,該縣與河南歌舞演藝集團合作,創(chuàng)演了以寶豐馬街書會700余年興衰為背景的大型方言話劇《老街》……這些高層次、高規(guī)格的曲藝活動,吸引了全國曲藝精英和曲藝大師的參與,展示了說唱藝術,檢閱了說唱隊伍,推動了對馬街書會的保護,使曲藝事業(yè)得以繁榮和發(fā)展。
近年來,寶豐縣積極開展各種幫扶藝人活動,恢復民間書狀元評選機制。亮書、寫書、幫扶民間曲藝藝人活動,不僅提高了馬街書會藝人的參會率,而且讓廣大群眾在書會之后也能欣賞到藝人的精彩表演。民間書狀元評選及馬街書會民間對戲等活動,得到了廣大民間藝人的贊同,使馬街書會重現(xiàn)了生機和活力。
為切實加強馬街書會的傳承,該縣以說唱文化為切入點,以全縣的眾多文化元素為依托,成功創(chuàng)建了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該縣出臺相關實施方案,重點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習所建設、項目檔案建立和完善、民間傳統(tǒng)藝術表演隊伍建設等工作。活動的開展還將從組織、政策、資金等方面,對民間文化和繼承人進行實質性搶救和保護,并從根本上提高民間藝人的地位,擴大民間藝人生存空間,帶動民間新藝人的培養(yǎng),改變后繼無人現(xiàn)象。
為提高馬街書會和“中國曲藝之鄉(xiāng)”的知名度,該縣加大宣傳力度,年年開展和馬街書會相關的書畫、攝影展覽大賽活動及理論研究活動——開展的“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民間曲藝大會”世界紀錄認證,提升了書會的世界知名度;積極聯(lián)系高校,設立曲藝表演專業(yè),成立藝術職業(yè)學院,為打造曲藝之鄉(xiāng)品牌提供了新活力。
該縣積極建設馬街書會景觀工程,建成了我國第一座中華曲藝發(fā)展歷史文化的主題展覽館和交易平臺——中華曲藝展覽館、中華曲藝交易中心。展館從不同角度、立體化、多層次利用聲光電及電子技術,展示中華曲藝史和書會全貌,還采用活態(tài)傳承的方式,讓重要曲種和代表藝人常年在展覽館進行演出,實現(xiàn)馬街書會的常態(tài)化。
“今后,我們要不斷擴大曲藝文化內容與形式的交流合作,持續(xù)豐富提高馬街書會的精神內涵,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讓中國曲藝之鄉(xiāng)這塊招牌更加閃亮。”寶豐縣主要負責人表示。
作者:
(責任編輯:董沖)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國家專利大博瓷畫走進馬街 2017/3/2 8:49:39
- 第四屆海內外趙氏宗親造父文化研討會在魯山舉行 2017/2/27 16:07:34
- 寶豐縣旅游局召開城市形象LOGO及旅游宣傳標語作品初審會 2017/2/27 16:05:54
- 舞鋼市旅游局認真學習傳達和貫徹落實八屆市紀委二次全會精神 2017/2/24 9:23:20
- 舞鋼市舉辦發(fā)展全域旅游專題報告會 2017/2/24 9:22:07
網友評論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