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湖濱旅游在務實發展中前行
http://m.b6man.com 2013-3-5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過去的一年,湖濱區文化旅游局旅游股在局領導的堅強領導下,在局同仁的精誠協作下,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以實施“大旅游”戰略為目標,以打造“沿黃休閑旅游板塊”為主線,整合旅游資源、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取得了令人振奮的工作業績,展示了湖濱區旅游業的嶄新形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上陽苑實現旅游景區零突破
一座城市必須有自己的符號,一座城市必須有自己的靈魂。旅游景區是旅游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沒有龍頭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嚴重制約了湖濱區旅游業的發展。為改變這一現狀,上陽苑景區緊緊圍繞“人文理念強、旅游環境優、游覽內容豐、服務功能全、文化底蘊厚”的建設思路,著力整合景區步道、廣場、鐘樓、古玩市場、高爾夫練習場、大唐餐飲一條街、南山游泳池、南山休閑會館等旅游資源,統一規劃布局,嚴格按照國家《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先后投入350萬元,建設基礎設施,完善整體功能。今年,經三門峽市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上陽苑景區被評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上陽苑景區成功創建國家2A級旅游景區,必將對湖濱區旅游業發展的突破與提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旅游項目持續穩步推進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湖濱區在市旅游局及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堅持文化建設,積極推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著力打造文化旅游項目,彰顯獨一無二的城市精神。一是組建專業招商隊伍。區文化旅游局組建招商小分隊,各鄉(街道)也將旅游項目招商納入本單位招商引資的重點,確保招商能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全年共參加省、市、區各種招商活動12次,與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客商進行了接洽,招商引資,為下步大規模開發奠定基礎。二是認真包裝項目。充分挖掘湖濱區內的文化旅游資源,將中流砥柱景區、黃河古棧道、黃河峽谷游、白天鵝觀賞、會興西坡坪旅游度假村,關山紅巖寺、唐凹古柏、富村老天爺廟、馬莊天井窯院等包裝成休閑旅游項目,制作成《湖濱區文化旅游招商宣傳冊》。三是加強宣傳推介。圍繞全市沿黃休閑旅游產業帶總體規劃,制作了《湖濱區沿黃休閑旅游經濟板塊項目分布》示意圖和沿黃休閑旅游項目簡介,印制光碟和宣傳畫冊;圍繞虢國文化產業園、大黃河漂流等文化旅游項目,積極開展旅游項目推介。四是在建項目持續推進。2012年重點打造的文化旅游項目——上陽苑仿唐文化一條街的成功開發,成為湖濱區三產項目的一大亮點,并將進一步加快上陽苑景區及周邊經濟發展的步伐。5月26日正式營業的三門峽市南山文化藝術品專業市場,投資總額達3700萬元,將成為豫晉陜金三角地區設施完善、規格高、規模大的藝術品市場。
——旅游行業規范繁榮有序
為給峽市人民營造“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和游客滿意”的旅游市場氛圍,今年以來,湖濱區加大了對旅游行業的監管力度。一是召開年度旅游專題會議。在2012年湖濱區旅游工作會議上,與轄區各旅游企業簽訂《湖濱區旅游行業安全責任目標書》,層層落實,明確責任,使安全生產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二是全面推行旅游標準化建設。結合湖濱區實際,出臺《湖濱區推進旅游標準化建設意見》,促進服務質量目標化、服務方法規范化、服務流程程序化、服務特色人性化,進一步規范、優化旅游市場。三是加大旅游市場監管力度。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預警制度,深入開展零負團費、超范圍經營、變相強迫消費等專項治理行動。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加強旅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營造和諧、健康的旅游市場環境。全年共出動檢查人次20余人次,專項檢查60余次,下發整改通知12份,停業整頓1家旅行社。四是開展服務質量跟蹤調查活動。以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為核心,緊緊圍繞“提高游客滿意度”這條主線,深入開展旅行社服務質量跟蹤調查活動。每月5日前對下發至游客的《三門峽市旅游團隊服務質量調查表》進行回收,并隨機對游客進行電話回訪,每季度對調查情況進行匯總公布;對游客反映較差或有投訴的旅行社,根據《旅行社條例》的有關規定嚴肅處理。五是開展“雙爭雙創”活動。圍繞精細化管理、親情化服務,在全區旅游行業組織開展“爭當十佳導游員”“爭當金星服務員”,創建“游客滿意的旅游企業”“文明服務示范窗口”等活動,帶動旅游行業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鄉村休閑旅游蓬勃發展
鄉村休閑旅游是當前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生態文明興起更是給欠發達山區和生態屏障地區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發展機遇。近年來,湖濱區圍繞省“百村萬戶”旅游富民工程,著眼全區,統籌規劃,提出重點建設“一區兩帶、三園五村”的發展思路。在推進工作中抓好“五項舉措”:一是摸底調查。對全區的農家樂進行摸底調查,為每家農家樂建立圖片和文字檔案資料。二是宣傳推介。制作《湖濱區生態休閑旅游手冊》,將湖濱區的人文景觀、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田園觀光、民間藝術、農事體驗等元素融合到一起,編制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示范環線,開辟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市場。三是開展活動。5月12日在交口鄉釀泉魚莊舉辦了“春之華”——湖濱區首屆農家樂鄉村美食節,做為促進鄉村休閑旅游的一次有益嘗試,引導全區經營戶拓寬發展思路,提升“農家樂”經營檔次,精心打造湖濱區鄉村休閑旅游品牌。四是考察學習。9月13日,組織涉旅鄉(街道)主管領導、文化站站長、農家樂聚集村負責人、農家樂經營業主赴靈寶、西安參觀考察學習當地農家樂建設、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五是成立湖濱區“農家樂”評審委員會。為深入貫徹落實旅游為民、旅游富民、旅游惠民政策,切實穩步推進湖濱區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星級評定工作,推進湖濱區“農家樂”規范化規;放苹,根據《河南鄉村旅游經營單位等級評定與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成立湖濱區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星級評定委員會。
——旅游宣傳推介工作成效明顯
為了進一步推介湖濱區文化旅游資源,提升湖濱區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今年以來,湖濱區文化旅游局制定了“主抓宣傳 造勢拓源”的對外宣傳思路,多角度、全方位拓展旅游客源市場。一是自主促銷成主流。委托三門峽三人行形象策劃有限公司制作完成了湖濱區文化旅游宣傳專題片;編制完成了《湖濱區生態旅游休閑手冊》、《湖濱區鄉村旅游手冊》;舉辦首屆“農家樂”美食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二是加強網絡宣傳推介。開通新浪網和騰訊網的湖濱區旅游官方微博,緊密依托網絡宣傳平臺,擴充信息受眾面,擴大旅游宣傳覆蓋面。三是緊抓各類活動擴大影響。3月,參加在山東省青島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2012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4月,轄區萬和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以琳醬菜廠、天水石硯、高廟花椒、王寶貴老布鞋五家旅游商品旅游企業參加了“2012伏牛第二屆旅游商品博覽會”,以琳醬菜廠的陜州糟蛋獲得“旅游商品創新獎”,高廟花椒獲得“優秀旅游商品獎”;5月,抓住舉辦第十八屆中國國際黃河旅游節的有利時機,內引外聯,主動參與,在旅游節期間積極開展招商推介,取得了新的成效;6月,參加首屆中原經濟區城市旅游聯盟旅游產品展銷大會;借助這些平臺,充分展示了湖濱區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有利提升了湖濱區的影響力。
——旅游商品研發與創新逐步提升
旅游商品承載了滿足旅游者購物需求和傳播旅游地形象的雙重價值,對于拉長產業鏈條和擴大旅游地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旅游商品的研發工作,湖濱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加大政府引導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旅游商品及企業信息庫。組織人員深入企業調研,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旅游商品及旅游商品生產企業摸底工作,建立湖濱區旅游商品信息庫。二是主推特色旅游商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圍繞黃河文化、虢國文化、天鵝文化等,大力開發虢國澄泥硯、青銅雕塑、豫西剪紙、棉塑畫等特色旅游產品。三是籌辦旅游商品展銷會。擬定全區加快旅游商品開發的實施方案,籌辦旅游商品設計征集大賽和首屆特色旅游商品展銷會。四是培育扶持旅游企業。對有發展潛力的文化旅游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扶持,在全區25家旅游企業中,篩選確定5家旅游企業作為“湖濱區第一批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協作單位”,并進行了授牌。
——旅游系統全面加強自身建設
今年以來,湖濱區文化旅游局旅游股始終圍繞全局工作,以強化能力建設為主線,以提高機關效能為抓手,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不斷探索加強自身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徑,職工干部的能力素質得到較大提高,部門整體形象和旅游工作滿意度得到全面提升。一是強化思想建設,提高黨性修養。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后,在全區文化旅游系統中開展了以“集中學習、集中調研、集中謀劃、集中推進”為主要內容的“四集中”活動。組織全局黨員干部赴延安革命紀念館、壺口參觀學習,重溫入黨誓詞,感受延安精神。二是強化能力建設,提高綜合素質。堅持每周五下午的集中學習制度,采取領導領學、領導薦學、輪流講學等方式,督促干部職工加強業務學習,進一步增強旅游系統干部職工履職盡責能力。三是強化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滿意度。堅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轉變工作方式,規范執法行為,改變執法觀念,提高工作效能,樹立旅游系統干部職工可敬、可靠、可信、可親的的良好形象。
——上陽苑實現旅游景區零突破
一座城市必須有自己的符號,一座城市必須有自己的靈魂。旅游景區是旅游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沒有龍頭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嚴重制約了湖濱區旅游業的發展。為改變這一現狀,上陽苑景區緊緊圍繞“人文理念強、旅游環境優、游覽內容豐、服務功能全、文化底蘊厚”的建設思路,著力整合景區步道、廣場、鐘樓、古玩市場、高爾夫練習場、大唐餐飲一條街、南山游泳池、南山休閑會館等旅游資源,統一規劃布局,嚴格按照國家《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先后投入350萬元,建設基礎設施,完善整體功能。今年,經三門峽市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上陽苑景區被評為國家2A級旅游景區。上陽苑景區成功創建國家2A級旅游景區,必將對湖濱區旅游業發展的突破與提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旅游項目持續穩步推進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湖濱區在市旅游局及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堅持文化建設,積極推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著力打造文化旅游項目,彰顯獨一無二的城市精神。一是組建專業招商隊伍。區文化旅游局組建招商小分隊,各鄉(街道)也將旅游項目招商納入本單位招商引資的重點,確保招商能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全年共參加省、市、區各種招商活動12次,與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客商進行了接洽,招商引資,為下步大規模開發奠定基礎。二是認真包裝項目。充分挖掘湖濱區內的文化旅游資源,將中流砥柱景區、黃河古棧道、黃河峽谷游、白天鵝觀賞、會興西坡坪旅游度假村,關山紅巖寺、唐凹古柏、富村老天爺廟、馬莊天井窯院等包裝成休閑旅游項目,制作成《湖濱區文化旅游招商宣傳冊》。三是加強宣傳推介。圍繞全市沿黃休閑旅游產業帶總體規劃,制作了《湖濱區沿黃休閑旅游經濟板塊項目分布》示意圖和沿黃休閑旅游項目簡介,印制光碟和宣傳畫冊;圍繞虢國文化產業園、大黃河漂流等文化旅游項目,積極開展旅游項目推介。四是在建項目持續推進。2012年重點打造的文化旅游項目——上陽苑仿唐文化一條街的成功開發,成為湖濱區三產項目的一大亮點,并將進一步加快上陽苑景區及周邊經濟發展的步伐。5月26日正式營業的三門峽市南山文化藝術品專業市場,投資總額達3700萬元,將成為豫晉陜金三角地區設施完善、規格高、規模大的藝術品市場。
——旅游行業規范繁榮有序
為給峽市人民營造“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和游客滿意”的旅游市場氛圍,今年以來,湖濱區加大了對旅游行業的監管力度。一是召開年度旅游專題會議。在2012年湖濱區旅游工作會議上,與轄區各旅游企業簽訂《湖濱區旅游行業安全責任目標書》,層層落實,明確責任,使安全生產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二是全面推行旅游標準化建設。結合湖濱區實際,出臺《湖濱區推進旅游標準化建設意見》,促進服務質量目標化、服務方法規范化、服務流程程序化、服務特色人性化,進一步規范、優化旅游市場。三是加大旅游市場監管力度。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預警制度,深入開展零負團費、超范圍經營、變相強迫消費等專項治理行動。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加強旅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營造和諧、健康的旅游市場環境。全年共出動檢查人次20余人次,專項檢查60余次,下發整改通知12份,停業整頓1家旅行社。四是開展服務質量跟蹤調查活動。以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為核心,緊緊圍繞“提高游客滿意度”這條主線,深入開展旅行社服務質量跟蹤調查活動。每月5日前對下發至游客的《三門峽市旅游團隊服務質量調查表》進行回收,并隨機對游客進行電話回訪,每季度對調查情況進行匯總公布;對游客反映較差或有投訴的旅行社,根據《旅行社條例》的有關規定嚴肅處理。五是開展“雙爭雙創”活動。圍繞精細化管理、親情化服務,在全區旅游行業組織開展“爭當十佳導游員”“爭當金星服務員”,創建“游客滿意的旅游企業”“文明服務示范窗口”等活動,帶動旅游行業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鄉村休閑旅游蓬勃發展
鄉村休閑旅游是當前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生態文明興起更是給欠發達山區和生態屏障地區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發展機遇。近年來,湖濱區圍繞省“百村萬戶”旅游富民工程,著眼全區,統籌規劃,提出重點建設“一區兩帶、三園五村”的發展思路。在推進工作中抓好“五項舉措”:一是摸底調查。對全區的農家樂進行摸底調查,為每家農家樂建立圖片和文字檔案資料。二是宣傳推介。制作《湖濱區生態休閑旅游手冊》,將湖濱區的人文景觀、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田園觀光、民間藝術、農事體驗等元素融合到一起,編制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示范環線,開辟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市場。三是開展活動。5月12日在交口鄉釀泉魚莊舉辦了“春之華”——湖濱區首屆農家樂鄉村美食節,做為促進鄉村休閑旅游的一次有益嘗試,引導全區經營戶拓寬發展思路,提升“農家樂”經營檔次,精心打造湖濱區鄉村休閑旅游品牌。四是考察學習。9月13日,組織涉旅鄉(街道)主管領導、文化站站長、農家樂聚集村負責人、農家樂經營業主赴靈寶、西安參觀考察學習當地農家樂建設、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五是成立湖濱區“農家樂”評審委員會。為深入貫徹落實旅游為民、旅游富民、旅游惠民政策,切實穩步推進湖濱區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星級評定工作,推進湖濱區“農家樂”規范化規;放苹,根據《河南鄉村旅游經營單位等級評定與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成立湖濱區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星級評定委員會。
——旅游宣傳推介工作成效明顯
為了進一步推介湖濱區文化旅游資源,提升湖濱區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今年以來,湖濱區文化旅游局制定了“主抓宣傳 造勢拓源”的對外宣傳思路,多角度、全方位拓展旅游客源市場。一是自主促銷成主流。委托三門峽三人行形象策劃有限公司制作完成了湖濱區文化旅游宣傳專題片;編制完成了《湖濱區生態旅游休閑手冊》、《湖濱區鄉村旅游手冊》;舉辦首屆“農家樂”美食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二是加強網絡宣傳推介。開通新浪網和騰訊網的湖濱區旅游官方微博,緊密依托網絡宣傳平臺,擴充信息受眾面,擴大旅游宣傳覆蓋面。三是緊抓各類活動擴大影響。3月,參加在山東省青島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2012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4月,轄區萬和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以琳醬菜廠、天水石硯、高廟花椒、王寶貴老布鞋五家旅游商品旅游企業參加了“2012伏牛第二屆旅游商品博覽會”,以琳醬菜廠的陜州糟蛋獲得“旅游商品創新獎”,高廟花椒獲得“優秀旅游商品獎”;5月,抓住舉辦第十八屆中國國際黃河旅游節的有利時機,內引外聯,主動參與,在旅游節期間積極開展招商推介,取得了新的成效;6月,參加首屆中原經濟區城市旅游聯盟旅游產品展銷大會;借助這些平臺,充分展示了湖濱區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有利提升了湖濱區的影響力。
——旅游商品研發與創新逐步提升
旅游商品承載了滿足旅游者購物需求和傳播旅游地形象的雙重價值,對于拉長產業鏈條和擴大旅游地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旅游商品的研發工作,湖濱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加大政府引導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旅游商品及企業信息庫。組織人員深入企業調研,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旅游商品及旅游商品生產企業摸底工作,建立湖濱區旅游商品信息庫。二是主推特色旅游商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圍繞黃河文化、虢國文化、天鵝文化等,大力開發虢國澄泥硯、青銅雕塑、豫西剪紙、棉塑畫等特色旅游產品。三是籌辦旅游商品展銷會。擬定全區加快旅游商品開發的實施方案,籌辦旅游商品設計征集大賽和首屆特色旅游商品展銷會。四是培育扶持旅游企業。對有發展潛力的文化旅游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扶持,在全區25家旅游企業中,篩選確定5家旅游企業作為“湖濱區第一批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協作單位”,并進行了授牌。
——旅游系統全面加強自身建設
今年以來,湖濱區文化旅游局旅游股始終圍繞全局工作,以強化能力建設為主線,以提高機關效能為抓手,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不斷探索加強自身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徑,職工干部的能力素質得到較大提高,部門整體形象和旅游工作滿意度得到全面提升。一是強化思想建設,提高黨性修養。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后,在全區文化旅游系統中開展了以“集中學習、集中調研、集中謀劃、集中推進”為主要內容的“四集中”活動。組織全局黨員干部赴延安革命紀念館、壺口參觀學習,重溫入黨誓詞,感受延安精神。二是強化能力建設,提高綜合素質。堅持每周五下午的集中學習制度,采取領導領學、領導薦學、輪流講學等方式,督促干部職工加強業務學習,進一步增強旅游系統干部職工履職盡責能力。三是強化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滿意度。堅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轉變工作方式,規范執法行為,改變執法觀念,提高工作效能,樹立旅游系統干部職工可敬、可靠、可信、可親的的良好形象。
作者:湖旅宣
(責任編輯:劉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三門峽靈寶龍頭帶動譜寫文化旅游強市新篇章 2013-2-20 15:24:04
- 義馬市開展雙節安全隱患大檢查 2013-2-20 10:16:49
- 義馬文化旅游和新聞出版局召開會議整頓紀律安排工作 2013-2-18 15:22:23
- 靈寶市旅游局深入開展“三打兩保”活動確保群眾平安過年 2013-2-18 15:06:06
- 三門峽陜縣:以項目建設推進旅游產業發展 2013-1-31 10:21:33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