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都走路上下班,拐彎轉(zhuǎn)角再拐彎,經(jīng)過一條兩條三條安靜的街道。
一條兩條三條街道,她們都有著優(yōu)雅的名字,都有著恍惚如歐洲小鎮(zhèn)般的老洋房,以及陽光下落下陰影各異風(fēng)情無數(shù)的法國梧桐。
這些街道上,少少的車子少少的行人,悠閑緩慢而寂靜,幾乎找不到車水馬龍的感覺。走著走著,抬頭仰望一下枝椏間閃爍的陽光,條件反射般的閉上眼睛,真的會有一點眩暈:
“這也是上海?”
當(dāng)然是!
如果這個城市不是可以給出這么多出人意料的可能性,怎么會有那么多人義無返顧的揮別過去,把將來狠狠的托付?
如同我。
他們說,生活在別處。我不質(zhì)疑,只是不肯順從,也許是自己過于清晰的把自己定位為這個城市的長住“客”,才可以用那樣新鮮而滿意的眼神看待生活里的每一個出現(xiàn),每一份重復(fù)。
不是沒有理由的。
只有新奇并肯欣賞,才會感覺的到。
有很多人,會在深夜的燈光下,把西裝耷拉在肩膀上,把自己癱在TAXI的后座上,疲倦的回家。但是這些很多很多的人中,又有幾個會在這樣的深夜,這樣的TAXI里,這樣的隨車子一起滑過那一條每天反復(fù)經(jīng)過過的街道,產(chǎn)生新奇并細膩的眼光?
精彩與平淡無奇之間,隔著一道心情!
就象那條著名的濱江大道,每天迎接著人滿為患的潮流。有幾個活在這個城市里的人能夠看見,其實在這一段轟烈的不遠處,其實蜿蜒著另外一段風(fēng)景不輸?shù)男〉溃?
她緊緊貼黃浦江而在,綠樹紅花班駁的欄桿精致的咖啡吧,甚至還有擱淺在岸邊草坪上的懶散小木舟,自有一番風(fēng)姿天天綽約著。
我常常在空暇時光里,走著走著到這里。
白天,看船來船往江水翻滾,想象著那些擁水而在的建筑里,多少人還在為著生活為著夢想忙碌,想象對岸的高樓里著是否有一個人在工作的間隙,抽空端著一杯熱咖啡,靠著玻璃俯視或眺望。
夜晚,聽江水翻滾看燈光閃爍,任憑江風(fēng)吹亂頭發(fā)和吹透骨骼,想象偶爾經(jīng)過我身邊的人是怎樣知道這段獨自存在著的小道:
如果是一個過客,不會停留在這里;如果是一個原住,他的心里,是否和我一樣紛繁蕪雜?
想到這里,常常會慣性的剎車,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只要問題完整了,便可以放棄了。
抬起頭,迎著對岸的燈光笑一笑,開始數(shù)大廈,看看這一次叫的出的大廈名,是不是比從前又多了一座。那些不時多出來的大廈與廣場,都爭先恐后的散發(fā)著自己的味道,生怕成為別人眼中的忽略。
邊看邊回憶,好象去年的圣誕節(jié)我是在天光很好的威斯汀過的,那今年的新年,是不是該去更新的茂悅里走一遭?
再說再說吧。
如果說千篇一律是令人厭惡的東西,那么每一個人的生活其實都在千篇一律里行走。
很多時候,心滿意足不過是一個瞬間的事,當(dāng)我愛上眼下的生活時,我常常就會感謝很多很多細微的末節(jié),比如每天清晨與傍晚走著的那段已經(jīng)背得出細節(jié)的路程,比如那條與著名相鄰的默默的濱江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