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把蜜月安排在馬爾代夫自然不單因為麥兜說的“椰林海風、水清沙幼”,更重要的是那地方不用簽證,只要擁有任何一國的簽證從中國出境,便能自由進出馬爾代夫。對于任何一國任何階層的旅游度假者而言,馬爾代夫的消費都算不得便宜,想必沒有人會產(chǎn)生移民的想法吧。
抵達馬累機場已是當?shù)貢r間半夜11點多(與國內(nèi)有2個小時時差)。首都馬累是馬爾代夫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卻是全世界最小的首都之一,面積約2.5平方公里。出機場,迎面是一排度假酒店接待站,迎接我們的是一位法國帥哥,頗顯馬爾代夫度假業(yè)的國際化水準。
初抵蜜月勝地
1190個珊瑚島組成的馬爾代夫散布在9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nèi),其中202個島嶼有人居住,87個島嶼是專門“一島一世界”的旅游勝地。離馬累近的度假酒店在機場外便有專門快艇碼頭,遠些的則需要換乘私家水上飛機。我們的目的地瓦賓法魯悅榕莊算是近的,大概20分鐘快艇便能到達。說是快艇,可實際上已經(jīng)像是艘9英尺豪華游艇了,一位當?shù)刂心昴凶咏舆^我們的行李,隨即遞上高級酒店必備的水和毛巾。亮點是毛巾不僅仔細冰過,還散發(fā)出香甜的檸檬味,對這個以旅游業(yè)為主的國家頓生好感。
深夜的印度洋黝黑而安靜,只聽到快艇轟鳴的發(fā)動機與激揚的水聲。海上沒有燈塔,天光不見星辰,但是并沒有讓人覺得壓抑或恐怖,因為遠處有連綿的溫柔燈光,從大海深處漸次逶迤而來。其中一處燈光越來越近,深入海水的棧橋輪廓逐漸清晰,那便是我們在網(wǎng)上反復預習過的瓦賓法魯悅榕莊標志了。接我們的法國帥哥告訴我們,馬爾代夫正好橫跨2個時區(qū),在悅榕莊有自己的時間,比馬累要快一個小時。不過,時間在馬爾代夫太不重要了,我們壓根就沒打算調(diào)整手表,管它幾點,只需知道天黑天明,肚子餓腦袋困便好。
棧橋下,燈光映著清澈海水,棧橋上,已經(jīng)又有一位笑容可親體態(tài)豐滿的馬爾代夫美女迎候了,發(fā)音雖不那么好懂,可也完全知道在“Welcome”后面是我們的名字,馬式服務的私人化與周到,這又是個小小細節(jié)。她還端出數(shù)碼相機一臺,蜜月青年如我倆自然擺出甜美狀留下美好瞬間,自落地馬累,似乎已得到了兩百個蜜月祝福,蜜月勝地果然名不虛傳。
“Check In”無需在大堂“耐心等候”,一個大眼睛瘦男生直接領我們?nèi)胱『_厔e墅,他將掌管我們今后幾日的吃住及一切需求。他向我們演示了房內(nèi)一切設備的用法,事無巨細,甚至包括如何開燈,如何關水龍頭。例行公事之外,他居然偷樂著告訴我們,這里一切都不能帶走,除了一個漂亮的洗漱包:“這個,這個你們能帶走!”
別墅的主體是一個圓形建筑,頂像螺螄殼般盤旋向上,聚攏到頂尖,房間中央是一扇四角柱的大窗,拉開面海的一排門,便可躺在窗臺上直對“椰林海風、水清沙幼”。外圍有私家庭院,私家面海涼亭,院子里還有露天沖淋和按摩浴缸。環(huán)抱是各種蔥郁的熱帶植物,設計感不是來自于某張大師設計的椅子,而恰是來自種種不落痕跡又融入環(huán)境的周到考慮。
精心鋪放的寢具上放著一個小海龜公仔,提醒你為保護瀕危海洋生物盡一分力。酒店高管的簽名信熱情洋溢,而言辭間卻也反復強調(diào)馬國及該度假酒店對環(huán)境的重視,再四下環(huán)顧一番,除了電源插座開關,屋內(nèi)屋外居然沒有任何塑料制品。種種細節(jié)一方面來自于管理者的一份環(huán)?嘈,另一方面更在于馬爾代夫面臨的嚴峻環(huán)境壓力。近來成為大熱話題的“全球變暖”,散落在大洋中的馬爾代夫首當其沖,馬國的平均海拔每年以5至10毫米的速度下降,颶風、潮汐以及海平面上升等等威脅時刻環(huán)伺,更有專家悲觀地預測大部分島嶼將在50年后消失在大海中。馬爾代夫早在1989年便主持召開了“小國海平面上升問題會議”(Small States Conference on Sea Level Rise)的部長級會議,并在此后形成的《馬累宣言》中提出了許多行動倡議。
“椰林海風、水清沙幼”的馬爾代夫一島一酒店,是蜜月旅行的最佳選擇之一
我們安頓下行李,走到別墅前的海灘上,借著月色,也能看到幼滑雪白的沙灘,每隔十多米便有沙包壘成的短堤,應該就是防止海水沖刷。政府對環(huán)境有嚴格的控制。任何度假島嶼必須100%地回收處理島上污水及垃圾。有些度假酒店甚至要求住客將塑料瓶、舊電池等自行帶回家。
多元文化的體現(xiàn)
次日清早,我們的蜜月正式開場。日頭已經(jīng)高照,整個島上卻見不到幾個住客,反而是不斷碰見酒店工作人員,一見我們總是開開心心地打招呼。
很快我們發(fā)現(xiàn)島上的工作人員甚至比住客更加國際化。第一天來接我們的是法國雇員;幫我們制訂潛水計劃的是瑞士教練;酒吧里有華裔調(diào)酒師;以地中海菜為特色的餐廳,則是來自意大利的廚師;必體驗項目Spa的接待有印尼美女,而為我們做Spa的則是泰國大嫂。馬爾代夫雖然是亞洲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卻又是一個多元文化融合的國家,旅游業(yè)的發(fā)達和服務業(yè)的精益求精,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更在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開放心態(tài)。
晚飯是包含在房費內(nèi)的,海邊的地中海式餐廳供應豐富的自助餐。而晚飯時本地雇員們領頭表演的當?shù)馗栉?ldquo;Bodu Beru”更是讓我們見識了馬爾代夫的多元文化。“Bodu Beru”是馬爾代夫男女老少都喜歡的一種最流行的音樂和舞蹈形式,幾乎每一個居住島上都有一個Bodu Beru劇團。不過其實這種舞蹈卻是在19世紀由非洲的奴隸引入馬爾代夫的。Bodu Beru使用的樂器有三到四個鼓和多種叫不上名字的打擊樂器。鼓身由掏空的椰子樹木材制成,鼓面由蝠鲼(Mantaray)皮或山羊皮制成。
我們的自助海鮮大餐正進行到關鍵時刻,集中火力消滅碩大又極新鮮的燒烤大明蝦,一群剛剛在我們身邊端茶遞水的服務生,突然間都聚攏到餐廳邊的沙灘上,成為“Bodu Beru”成員。先前給我們誦讀酒單的服務生是領唱,五六個人組成的合唱緊隨其后,同時隨著鼓點擊掌。歌曲進行時,鼓聲一直持續(xù),直到歌曲逐漸進入高潮部分才停下來。當節(jié)奏凸顯時,他們開始隨節(jié)奏翩翩起舞。節(jié)奏漸漸加快,舞者隨著鼓點熱烈起舞,進入如癡如醉的狀態(tài)。剛來餐廳的客人,走到半途,順道便被劫了下來,加入到拍掌和跳舞當中。離奇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我們也放下叉子告別大明蝦,一起加入狂熱的掌聲中旋轉著,扮著鬼臉舞蹈著。一時間,似乎整個島都熱鬧起來了,法國帥哥、瑞士教練,統(tǒng)統(tǒng)加入,直如大航海時代那些避風港里燃著火堆的海盜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