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三帝酷愛讀書
http://m.b6man.com 2009-11-2 來源:大河報 點擊:次
還在做周世宗的中央軍司令時,趙匡胤曾率大軍南下平江淮,剛打了勝仗,就有好事之人跑到世宗面前打他的小報告:“趙某自己做主打下壽州,私自搜刮的財寶裝了幾大車。”世宗很是吃驚,遂差人前去查驗,誰知打開一看,“無他物,惟書數(shù)千卷”。世宗頗感詫異,便召問他:“愛卿做朕的將帥開疆辟土,當堅甲利兵,帶那么多書何用?”趙匡胤只得實話實說:“臣無奇謀,唯恐辜負了圣恩,所以打仗帶書,目的是想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出于對讀書的偏好,趙匡胤做了新王朝主子后,立志打造出一個崇尚讀書的學習型社會,因而對愛讀書的人格外看重,為此還讓人鉆了空子。精明的盧多遜知道太祖愛讀書,并且讀過后習慣和臣子交流心得,便多了個心眼,凡是太祖到史館借閱的圖書他都指示小吏弄清書目報來,然后連夜突擊閱讀。第二天太祖和大臣交流時,盧多遜說得挺在道,太祖以為他肚里真有墨水,就提拔他做了宰相。
可能是受兄長的影響,加之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繼任者宋太宗也是個好讀書的主,且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閱讀方便和為后世保存珍貴文獻,太宗時期一口氣編纂了著名的“宋四大書”的前三種《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和《文苑英華》。《太平御覽》原名《太平總類》,書還未編完,太宗就迫不及待要先睹為快。他給自己定了個閱讀計劃,日讀三卷,用一年時間把這部一千卷的大部頭啃完。如果哪天實在抽不出空讀,改日一定要補上。怎么補?只能犧牲休息時間了。這讓當臣子的心疼不已,宰相宋琪忍不住勸道:“陛下,日閱三卷,臣恐圣體吃不消!”太宗莞爾一笑,調侃說:“沒辦法啊,朕就'好這一口'。再說,只要打開書來讀,總是有益處的,我也就不覺得疲勞了。”由于皇帝親覽,這部書便改名《太平御覽》。
父輩們的嗜書做派讓宋真宗也不甘落后。景德二年(1005年),真宗下詔編纂“宋四大書”的最后一部,取名《冊府元龜》,連規(guī)模也比照老爸的《太平御覽》,弄成1000卷,但字數(shù)卻超出一倍,大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意味。他還親自為《冊府元龜》撰寫序文,表明“道遵先志,肇振斯文”,向父輩們學習,走文化立國之路的強烈愿望。
宋太宗無意間弄出“開卷有益”的勸讀座右銘,宋真宗很是眼饞。真宗熟讀古詩,賦詩是強項,于是揚長避短,一個輕松發(fā)揮,弄出了自己的“專利”--《勸學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首打油詩盡管不夠“陽春白雪”,但把讀書益處講得十二分的透徹到位,對倡導全民讀書、構建學習型社會無疑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今天,在境界高雅者看,它的功利色彩的確過重了點,但在普通百姓看,句句都是大實話,依然是首不可多得的勵學好詩文。
作者:許禾鋼
(責任編輯:韶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古魏國“抱薪救火”滅國 2009-10-28 9:12:09
- 早年鄭州發(fā)達的廣告業(yè) 2009-10-28 9:09:29
- 宋太祖趙匡胤縮減公務員 2009-10-26 10:36:03
- 宋真宗愛上名戲子劉娥 2009-10-23 11:31:22
- 老鄭州的兒童玩具業(yè) 2009-10-15 14:21:54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