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和應對踩踏事故
http://m.b6man.com 2015/1/5 9:47:15 來源:新華網(wǎng) 點擊:次
上海外灘陳毅廣場擁擠踩踏事故再次敲響安全警鐘。在人多擁擠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引發(fā)擁擠甚至踩踏。如何預防踩踏事故的發(fā)生?遭遇擁擠環(huán)境時,如何逃生、自救和互救?
四川省急救中心主任胡衛(wèi)建認為,預防踩踏事故最好的方法是提高公眾的安全避險意識,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地方。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應急處置預案,另一方面,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也亟待提高。在空間有限、人群又相對集中的場所,比如球場、商場、樓梯、影院、景區(qū)等,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留心出口和緊急通道。
胡衛(wèi)建介紹,為了控制人流量,2014年國慶期間,四川九寨溝啟用了國內(nèi)首款利用大數(shù)據(jù)預測客流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以預測未來三日內(nèi)前往九寨溝的游客數(shù)量,有效防范出現(xiàn)游客滯留情況。這種利用大數(shù)據(jù)方法控制人流量的辦法也可以借鑒。
“安全急救教育需要走在前面,而不是事后。”四川省紅十字應急救援救護中心高級講師辛罡說,目前普通市民掌握急救知識的狀況不太樂觀,面對突發(fā)事件時,很多人都不具備基本的急救常識。他呼吁市民能夠主動學習急救知識,一旦意外或災難發(fā)生時,能夠第一時間展開自救或互救。
辛罡建議,可以下載一款簡單實用、科學權威的急救軟件——“急救”。該軟件依據(jù)《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lián)合會急救與復蘇指南》(2011年版)制作完成,主要分學習、預防、應急、測試、信息等五項主要功能,包括出血、骨折、中風、心臟病發(fā)作等21種常見傷病的緊急處置方法。軟件內(nèi)置了真人視頻和圖解動畫,既能幫助使用者學習急救知識,也教授防災避險的方法,在危急時刻還能指導使用者按步驟進行正確的自救互救,增加普通人的急救常識。
遭遇踩踏事故時如何自救和互救?辛罡建議,一旦遇到人流擁擠的情況,不要慌亂、保持冷靜,不要逆向人流,盡量順著人流方向移動。同時,尋找附近牢固物體進行依靠。如果摔倒了,立即將雙臂交叉環(huán)形護住頭和胸腔。因為踩踏事故中,很多人是窒息而死,用這個姿勢不僅可以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還可以預留空間保持呼吸,增加獲救機會。
對于現(xiàn)場他救,辛罡說,一般救命的黃金時間是4到6分鐘。踩踏事故中比較容易發(fā)生骨折和擠壓傷。對于骨折傷,切忌隨意移動傷肢。附近的人可以用衣服、毯子等軟墊包裹傷肢,保持固定位,等待救援。
辛罡說,踩踏事故中還很容易出現(xiàn)窒息情況,如果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沒有自主呼吸,旁邊的人應該立即對其進行胸外按壓。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正中,雙手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垂直按壓。用力向下按壓胸部正中,然后放松,再用力、快速按壓,保持每分鐘大于100次的按壓頻率,直到醫(yī)護人員到達。胸外按壓能夠保持包括腦部在內(nèi)的重要臟器血液供應,延緩腦死亡,為救命爭取有效時間。
“胸外按壓是基本急救常識,一般人都應該掌握。”辛罡說,徒手心肺復蘇被國際上認為是最有效的搶救呼吸心跳停止病人的方法。但是,目前普通民眾對這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并不熟悉,還需要加強應急救護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公民安全素質。
四川省急救中心主任胡衛(wèi)建認為,預防踩踏事故最好的方法是提高公眾的安全避險意識,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地方。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應急處置預案,另一方面,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也亟待提高。在空間有限、人群又相對集中的場所,比如球場、商場、樓梯、影院、景區(qū)等,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留心出口和緊急通道。
胡衛(wèi)建介紹,為了控制人流量,2014年國慶期間,四川九寨溝啟用了國內(nèi)首款利用大數(shù)據(jù)預測客流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以預測未來三日內(nèi)前往九寨溝的游客數(shù)量,有效防范出現(xiàn)游客滯留情況。這種利用大數(shù)據(jù)方法控制人流量的辦法也可以借鑒。
“安全急救教育需要走在前面,而不是事后。”四川省紅十字應急救援救護中心高級講師辛罡說,目前普通市民掌握急救知識的狀況不太樂觀,面對突發(fā)事件時,很多人都不具備基本的急救常識。他呼吁市民能夠主動學習急救知識,一旦意外或災難發(fā)生時,能夠第一時間展開自救或互救。
辛罡建議,可以下載一款簡單實用、科學權威的急救軟件——“急救”。該軟件依據(jù)《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lián)合會急救與復蘇指南》(2011年版)制作完成,主要分學習、預防、應急、測試、信息等五項主要功能,包括出血、骨折、中風、心臟病發(fā)作等21種常見傷病的緊急處置方法。軟件內(nèi)置了真人視頻和圖解動畫,既能幫助使用者學習急救知識,也教授防災避險的方法,在危急時刻還能指導使用者按步驟進行正確的自救互救,增加普通人的急救常識。
遭遇踩踏事故時如何自救和互救?辛罡建議,一旦遇到人流擁擠的情況,不要慌亂、保持冷靜,不要逆向人流,盡量順著人流方向移動。同時,尋找附近牢固物體進行依靠。如果摔倒了,立即將雙臂交叉環(huán)形護住頭和胸腔。因為踩踏事故中,很多人是窒息而死,用這個姿勢不僅可以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還可以預留空間保持呼吸,增加獲救機會。
對于現(xiàn)場他救,辛罡說,一般救命的黃金時間是4到6分鐘。踩踏事故中比較容易發(fā)生骨折和擠壓傷。對于骨折傷,切忌隨意移動傷肢。附近的人可以用衣服、毯子等軟墊包裹傷肢,保持固定位,等待救援。
辛罡說,踩踏事故中還很容易出現(xiàn)窒息情況,如果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沒有自主呼吸,旁邊的人應該立即對其進行胸外按壓。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正中,雙手重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垂直按壓。用力向下按壓胸部正中,然后放松,再用力、快速按壓,保持每分鐘大于100次的按壓頻率,直到醫(yī)護人員到達。胸外按壓能夠保持包括腦部在內(nèi)的重要臟器血液供應,延緩腦死亡,為救命爭取有效時間。
“胸外按壓是基本急救常識,一般人都應該掌握。”辛罡說,徒手心肺復蘇被國際上認為是最有效的搶救呼吸心跳停止病人的方法。但是,目前普通民眾對這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并不熟悉,還需要加強應急救護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公民安全素質。
作者:董小紅 通訊員:徐鵬
(責任編輯:徐鵬)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智慧光環(huán)下的旅游焦慮 2015/1/4 10:23:59
- 如何爭搶中國游客 2015/1/4 10:22:58
- 游客文明出游財大不必氣粗 2014/12/31 11:20:16
- 改革“小長假”制度落實帶薪休假 2014/12/31 11:18:10
- 小微旅行社在變革浪潮中的生存之道 2014/12/30 10:25:18
網(wǎng)絡旅游節(jié)熱門線路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qū)“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