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洞山春色、賞潘安夏景、聆茱萸秋禪、品督公雪韻……2015年10月30日上午,“金秋賈汪旅游鄭州專場推介會”在鄭州市弘潤華夏大酒店舉辦,徐州市賈汪區(qū)政協主席李健、賈汪區(qū)副區(qū)長陳貽龍、賈汪區(qū)旅游局局長閆海以及鄭州市金水區(qū)政府辦副主任陳華、金水區(qū)文化旅游局副局長徐明等出席推介會,來自省會的主要旅行社、媒體代表一起分享了淮海經濟區(qū)“休閑慢城”賈汪的優(yōu)秀旅游資源。
賈汪區(qū)位于徐州市東北38公里、蘇魯兩省交界處,總面積612平方公里,總人口50萬,下轄5個鎮(zhèn)、5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fā)區(qū)、2個市級風景區(qū)管理處。
賈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賈汪是一座百年煤城。1882年開始建礦采煤,煤炭開采史長達130余年,是徐州老工業(yè)基地煤炭工業(yè)的發(fā)源地,為江蘇乃至全國早期經濟建設作出過重要貢獻,也為發(fā)展煤炭文化旅游提供了依托。
賈汪是一個革命老區(qū)。1939年八路軍115師運河支隊在賈汪成立;1948年11月“佩劍將軍”張克俠、何基灃舉行了著名的賈汪起義;1949年1月陳毅、粟裕等淮海戰(zhàn)役前委領導在賈汪召開華東人民解放軍前委擴大會議,留下了許多紅色印記。
賈汪是一座山水城市。山水旅游資源豐富獨特,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境內大小山頭283座,大洞山主峰361米是徐州第一高峰,京杭大運河、不老河橫貫東西,潘安湖、督公湖、南湖、商湖等湖泊眾多。
賈汪是江蘇唯一的國家資源枯竭城市。2011年11月,賈汪被列為國家資源枯竭城市,在全省是唯一一家,國家和省、市相繼出臺專門扶持政策,為賈汪發(fā)展注入強大動力。
山川秀美,風光旖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豐富的山水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為賈汪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潘安濕地、百鳥翔集,臥龍泉邊、寶塔參天,督公湖畔、遠山如黛,鳳鳴海邊、奇石聳立,白集漢墓、畫像存韻,茱萸古寺、暮鼓晨鐘,紫海藍山、薰衣飄香,“四滑一漂”、歡歌笑語。王維、潘安、賈三近等風流人物在賈汪留下了不朽的傳說,運河支隊先烈譜寫下紅色的傳奇,白集漢墓?jié)h畫石像鐫刻著漢代的古韻,茱萸古寺藥師道場高唱著縷縷梵音,煤礦遺跡訴說著百年開采的鏗鏘轟鳴。
近年來,賈汪區(qū)圍繞潘安湖、大洞山、督公湖、鳳鳴海等重點景區(qū),高起點編制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高質量推進旅游配套建設,高品質打造淮海經濟區(qū)“休閑慢城”,先后榮獲了“中國休閑小城”、“全國休閑旅游示范區(qū)”等稱號。伴隨著潘安湖風景區(qū)、大洞山風景區(qū)、督公湖風景區(qū)先后被確定為國家4A級景區(qū),在賈汪這片6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薈萃了國家4A級景區(qū)3家,3A級景區(qū)2家,今年上半年,來賈旅游人數達到226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4.52億元,旅游業(yè)實現新突破,賈汪旅游產業(yè)的綜合競爭實力不斷增強、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城里城外、山間水邊,移步換景、人走景移,一幅大美賈汪新畫卷,正在賈汪大地漸次展開,徐州后花園獨特魅力愈加綻放!
- 2015年第二期鄭州市“文明導游素能提升培訓活動之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5/10/23 10:59:12
- 鄭州市旅游局開展旅游廁所建設管理檢查工作 2015/10/23 10:56:47
- 鄭州至焦作開通豪華大巴 2015/10/22 9:44:18
- 鄭州機場航班換季 新開多條航線 2015/10/22 9:15:08
- 鄭州:專題座談廣征良策 全力辦好拜祖大典 2015/10/22 9: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