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因文化而精彩——河南開封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http://m.b6man.com 2014/1/7 9:45:50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
進入冬季,河南省開封市街頭盛開的菊花依然暗香襲人。72歲的張大爺一早起床,修剪好家里的幾盆菊花后,照例走過760米長的鼓樓街,到包公湖畔晨練,“我在這兒長大,鼓樓街是開封人心中的文化符號,改造后它更有味兒了”。對于開封市民而言,文化之旅已貫穿于生活的每一天。
從多年前的“老三樣”龍亭、鐵塔、清明上河園,到今天以“一河二街三秀”為代表的全產業鏈條,開封文化旅游業歷經艱難,終于化繭成蝶,充滿活力,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數年前,開封的經濟發展定位尚搖擺不定:抓工業,基礎差、招商難、資源環境代價大;搞旅游,底子薄、缺資金、建設難。2011年3月,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獲文化部命名,成為中部省份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同年9月,建設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鄭汴一體化進程加快,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戰略定位,為文化資源豐厚的開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2012年1月,開封市委明確提出,到2015年把開封打造成國際文化旅游名城,進而到2020年成為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市委書記祁金立說,“要以打好工業強市攻堅戰、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攻堅戰等‘五大攻堅戰’為手段,多策并舉,負重奮進,實現開封快速崛起的總戰略目標”。
工業強基。借助鄭汴一體化進程,開封選準突破口,與鄭州等周邊區域實施主導產業差異化布局,形成互動互補,逐步培育出8大產業集聚區和10大產業集群,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走在河南前列,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為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改革創新。開封明確提出,在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方面,只要不是國家和省里明令禁止的,都可根據需要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力爭把園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做到全國最優。
在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過程中,盡管謀劃產業集聚區時開封已將工業項目集中布局于城市外圍和縣城周邊,以盡量減少對古城風貌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但還是遇到了舊城改造這個難題——河南省50%的棚戶區改造任務落在開封,從今年起的3年內,全市棚戶區改造面積將達580萬平方米。市長吉炳偉說,開封文物眾多、古城風貌需要保護,這讓棚戶區改造沒有先例可循,必須創造一種“開封式”老城區改造模式。
他們打破思維定勢,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引進社會資本介入文化產業開發,推動民間力量參與街區改造和景區景點建設。同時,在老城區改造中堅決實施宋都古城風貌保護與重現工程,堅持棚戶區改造與提升文化產業功能相結合。除了鼓勵城墻內機關、企業、居民外遷,并規定新建項目統一采用新宋風,建筑物高度不得超過15米,并嚴格控制純房地產項目開發。
今年5月,完全市場化運作的開封水系二期工程結束,全長1.9公里的御河連接19座橋梁,成為國內擁有橋梁最多的城市水系之一。御河夜游項目集古建筑欣賞、戲曲宋詞樂舞欣賞、燈光欣賞于一體,讓游客在水色光影、笙歌曼妙中流連忘返。今年10月,開封的地標性建筑——鼓樓完成重建,有1000多年歷史的書店街和有100多年歷史的鼓樓商業街也都修葺一新,以明清建筑風格精彩亮相。改造后的鼓樓街成為河南省唯一保留民國建筑風貌的商業街。御河——御街——書店街——鼓樓街——寺后街特色文化商業街區,連接成一條重要的文化旅游路線,修復后的舊城街區和水系扮靚了古城。
與此同時,開封還推出了一批重點文化演藝項目: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大型室內文化旅游演藝劇目《千回大宋》,以及在水上演繹的“O秀”項目,同御河、鼓樓街、書店街一起,被稱為“一河二街三秀”,讓游客陶醉流連于宋風古韻之中。
不久前舉辦的第31屆菊花文化節期間,有387.9萬人次游客涌入開封,為古城帶來18.39億元的旅游總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1.8%和13.5%。
從多年前的“老三樣”龍亭、鐵塔、清明上河園,到今天以“一河二街三秀”為代表的全產業鏈條,開封文化旅游業歷經艱難,終于化繭成蝶,充滿活力,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數年前,開封的經濟發展定位尚搖擺不定:抓工業,基礎差、招商難、資源環境代價大;搞旅游,底子薄、缺資金、建設難。2011年3月,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獲文化部命名,成為中部省份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同年9月,建設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鄭汴一體化進程加快,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戰略定位,為文化資源豐厚的開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2012年1月,開封市委明確提出,到2015年把開封打造成國際文化旅游名城,進而到2020年成為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市委書記祁金立說,“要以打好工業強市攻堅戰、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攻堅戰等‘五大攻堅戰’為手段,多策并舉,負重奮進,實現開封快速崛起的總戰略目標”。
工業強基。借助鄭汴一體化進程,開封選準突破口,與鄭州等周邊區域實施主導產業差異化布局,形成互動互補,逐步培育出8大產業集聚區和10大產業集群,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走在河南前列,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為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改革創新。開封明確提出,在文化改革發展的政策方面,只要不是國家和省里明令禁止的,都可根據需要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力爭把園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做到全國最優。
在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過程中,盡管謀劃產業集聚區時開封已將工業項目集中布局于城市外圍和縣城周邊,以盡量減少對古城風貌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但還是遇到了舊城改造這個難題——河南省50%的棚戶區改造任務落在開封,從今年起的3年內,全市棚戶區改造面積將達580萬平方米。市長吉炳偉說,開封文物眾多、古城風貌需要保護,這讓棚戶區改造沒有先例可循,必須創造一種“開封式”老城區改造模式。
他們打破思維定勢,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引進社會資本介入文化產業開發,推動民間力量參與街區改造和景區景點建設。同時,在老城區改造中堅決實施宋都古城風貌保護與重現工程,堅持棚戶區改造與提升文化產業功能相結合。除了鼓勵城墻內機關、企業、居民外遷,并規定新建項目統一采用新宋風,建筑物高度不得超過15米,并嚴格控制純房地產項目開發。
今年5月,完全市場化運作的開封水系二期工程結束,全長1.9公里的御河連接19座橋梁,成為國內擁有橋梁最多的城市水系之一。御河夜游項目集古建筑欣賞、戲曲宋詞樂舞欣賞、燈光欣賞于一體,讓游客在水色光影、笙歌曼妙中流連忘返。今年10月,開封的地標性建筑——鼓樓完成重建,有1000多年歷史的書店街和有100多年歷史的鼓樓商業街也都修葺一新,以明清建筑風格精彩亮相。改造后的鼓樓街成為河南省唯一保留民國建筑風貌的商業街。御河——御街——書店街——鼓樓街——寺后街特色文化商業街區,連接成一條重要的文化旅游路線,修復后的舊城街區和水系扮靚了古城。
與此同時,開封還推出了一批重點文化演藝項目: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大型室內文化旅游演藝劇目《千回大宋》,以及在水上演繹的“O秀”項目,同御河、鼓樓街、書店街一起,被稱為“一河二街三秀”,讓游客陶醉流連于宋風古韻之中。
不久前舉辦的第31屆菊花文化節期間,有387.9萬人次游客涌入開封,為古城帶來18.39億元的旅游總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1.8%和13.5%。
作者:未知 通訊員:楊馥菡
(責任編輯:徐鵬)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開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4/1/6 15:45:03
- 開封督導檢查旅游景區創衛工作 2014/1/6 10:24:04
- 開封市旅游局四舉措落實市委經濟會議精神 2014/1/3 15:16:43
- 開封市旅游局召開御河水系、小宋城等景區創A工作推進會 2013/12/31 16:18:03
- 創新旅游推介 揚開封美名 2013/12/31 15:10:28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