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書記為恢復后的堯山題名“河南堯山”
(3月6日國際旅游小姐選手在堯山做美麗宣傳簽約儀式,平頂山市旅游局局長李大偉(中)在恢復后的堯山景區門前致辭。 )
2008年是中國悲喜交加的一年,還有一件讓人驚喜的是平頂山市政府決定將石人山恢復原名為堯山。舍棄“石人山”品牌,是為了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更好地弘揚豐富、深厚的歷史文化,開拓旅游市場,優化旅游資源,突出旅游特色。石人山恢復為堯山,是傳承、弘揚文化的需要。地名絕不僅僅是一個符號和稱呼的問題,更是一個地域文化的載體、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種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
石人山位于魯山縣,地處伏牛山東段,是伏牛山的東大門。上世紀80年代初,很多喜歡旅游的市民偶然發現石人山風光秀美,卻不知道這座秀美的山叫什么名字,后來經打探得知此山在當地被稱做石人山。這個叫法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原來,當地村民發現此間眾多山峰都長得像人,就把它叫做石人山了。其實,在歷史典籍中,此山早就有記載,當時叫堯山。經過十幾年來對石人山的大力開發,目前石人山景區已成為最著名的旅游景區之一,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石人山景區總面積268平方公里,被專家評價為具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峨嵋之秀、黃山之奇、張家界之幽”,集“雄、險、秀、奇、幽”于一體,同時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是平頂山市優秀旅游資源的代表。
石人山原為堯山。堯山在歷史文獻和地理文獻中不絕于書,見于史冊的遠有《山海經》、《水經注》的記載, 張衡《南都賦》的吟詠,近有《辭海》的闡釋和《中國歷史地圖集》的標注。如《水經注》寫道:“堯之末孫劉累,以龍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懼而遷于魯縣,立堯祠于西山,謂之堯山。”
五帝之一的堯的裔孫劉累為了紀念其偉大功績,在伏牛山東段,也就是如今的石人山建造了我國最早的堯祠《左傳》、《史記》等古代典籍中都有記載。
畢竟石人山已經具有相當的知名度,更名后,在短時期內對石人山的知名度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對景區的發展絕對是有利的。
早在2002年,石人山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3年被批準為4A級景區,是平頂山市最具影響力的旅游項目,旅游收入占整個平頂山旅游收入的20%。然而,由于體制不順,近年來石人山景區的經營狀況并不是很好。2000年,石人山景區門票收入超過1000萬元,居河南省各景區之首。但到了2005年,門票收入已經下降到400多萬元。石人山還是堯裔孫劉累立堯祠祭祖的地方,因而也是世界劉姓的發祥地,目前,全世界劉姓有8000多萬人,改名為堯山將大大提高景區的文化品位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游覽、尋根拜祖,而且,堯山這個名字就讓人產生崇敬感。
在平頂山市旅游局局長李大偉看來,平頂山市政府把石人山恢復為堯山,“是要借助堯帝的聲望和歷史地位,發揮文化優勢,突出本地區的文化特色”。
李大偉透露,平頂山市旅游局將在最近一段時間里推出一系列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河南堯山”這個品牌他說:“在今年適當時期,要在北京、鄭州分別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國、全世界大力宣傳堯山。另外,還計劃赴臺灣和港澳地區,開展宣傳推介活動,進一步開拓市場。”不久的將來,“河南堯山”這個品牌必將譽滿全國、蜚聲世界,成為河南省乃至全國旅游發展的領跑者和主力軍。
在全世界都在關注、熱衷中國傳統文化的今天,堯舜文化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吸引力。最近,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提出河南要“旅游立省”。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開發伏牛山生態旅游步伐。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親自為恢復后的堯山題名“河南堯山”。
- 魯山縣盛邀各地旅行商來魯山考察 2009-3-17 9:56:45
- 旅游小姐河南賽區總決賽完美落幕 2009-3-11 11:04:21
- 宋璇濤在平頂山市調研旅游工作 2009-3-11 9:05:08
- 平頂山市旅游服務大廳啟用 2009-3-11 8:26:48
- 三八節女性游鷹城畫眉谷半價 2009-3-4 10:30:21
- ·[交通]7條隧道貫穿中州大道 為老城與新區“解
- ·[交通]BRT車道多處受損太顛簸 整修還靠“打補
- ·[交通]十幾對列車晚點 鐵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氣]本周雷陣雨與高溫并存 局部將有高溫悶熱
- ·[天氣]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來三天依然陰雨
- ·[交通]中州大道綜合整治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