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一屆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副主任、全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十屆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副主任、原安徽省省委書記黃璜,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原政委、濟源經濟合作促進會會長傅翠和,全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黃信陽,全國道教協會秘書長袁炳棟等一行蒞臨濟源,對濟瀆廟、奉仙觀、王屋山道教文化勝地進行考察,并為濟源道教文化研究與開發工作“支招”。
任法融、黃璜、傅翠和等對濟源豐厚的文化底蘊、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濟源歷史文化悠久,人文自然景觀十分豐富,王屋山是中國道教較早的活動中心之一,中國道教宗師丘處機、司馬承禎等都曾在此活動,堪稱中國道教的一個縮影、中國道教碑刻的博物館,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但與此同時,濟源豐富的道教文化資源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 “道教第一洞天” 王屋山在全國沒有發揮應有的影響,還有一些道教文化碑刻散落民間,這些都制約了王屋山道教文化的進一步研究與開發。
他們還為濟源道教文化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一是要想方設法保護好現有的歷史文化資源。濟源境內文物古跡十分豐富,其中許多與道學文化有關。對此,一定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原汁原味”地進行保護,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二是要成立專門機構,對王屋山道教文化開發進行科學長遠的規劃,進一步宣傳好、開發好、利用好王屋山道教文化這一獨特的歷史資源。三是要利用適當時機,舉辦一些高層次的學術研討會,提高王屋山的知名度,擴大王屋山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影響,高起點、高標準、全方位叫響王屋山道教文化品牌。四是要采取多種形式多渠道籌集資金,使王屋山這一道教文化 “寶庫”盡快得到開發利用,從而更好地為中原文化建設和促進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