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鑾鼻位于臺灣島的最南端,地處中央山脈盡頭的臺地,尖端挺伸海外形成半島,三面臨海,一面背山,是太平洋、巴士海峽和臺灣海峽的 太平洋、巴士海峽和臺灣海峽的分界處,南部海上輪船來往必經(jīng)這里,其重要性有如非洲的好望角。這里原來住著高山族的排灣人,鵝鑾乃排灣語的“帆船”之意。因為附近香蕉灣的海中有一石,高50米,周圍約40米,極似船帆,取名“帆船石”。又因這里北接恒春丘陵,銜山環(huán)海,突出如鼻,故得名“鵝鑾鼻”。其之所以著名,還因為這里有一座大燈塔。
鵝鑾鼻附近的海域為珊瑚礁石灰?guī)r地形,巨礁林立,怪石嶙峋,有好漢石、擎天石、豬石、草海洞、古洞等天然奇石怪洞,妙趣橫生。這里四季如春,旖旎多彩,素有蕉風(fēng)椰雨、碧海白浪的熱帶海濱情調(diào),人稱“臺灣的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