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周氏銀器博物館:銀光熠熠耀滿堂 歲月悠悠不減色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4/12/22 18:03:02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戰(zhàn)國的龍獸帶鉤、唐朝的蔓草粉盒、明清的多彩琺瑯銀馬蹬……走進洛陽周氏銀器博物館,仿若走進了中國銀器文化的殿堂,3000余件(套)獨具匠心、寓意深刻的銀器,講述著多少悲歡離合甚至金戈鐵馬的故事。
國內(nèi)首家銀器專題博物館
館長周明明介紹,該博物館是國內(nèi)首家銀器專題博物館,館內(nèi)所展示的銀器藏品分裝飾品、實用品兩大類30余個系列,展品遠溯戰(zhàn)國漢唐,近攬明清民國。從0.1克到數(shù)千克;從纏絲、鈿翠到鎏金;從宮廷豪富的珍奇精品到民國大眾的日常器皿;從銀冠、耳環(huán)、銀鎖到文房四寶、槍刀劍戟、酒具煙具等,無不做工考究,精美絕倫。
這些大小不一、形制各異的銀器,不僅是財富和藝術的精妙合璧,更是傳統(tǒng)和時尚的完美融合。徜徉其中,您可領略到人們渴望富貴平安、人丁興旺的美好夙愿。周明明說,他在父親的影響下,深深地愛上了收藏和研究銀器。從這些或黑銹斑斑或銀光閃閃的展品中,他能感受到歷經(jīng)千載的輝煌和風韻,心中也隨之多了一份堅守。
“如今,機器掃描、電腦打印逐漸取代手工制作,銀匠們恐怕難以靜下心來摸索了。我們的收藏不僅是出于酷愛,更是鐘情于中國銀器文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將其發(fā)揚光大。”周明明說,他對許多工藝的瀕臨失傳感到擔憂。
鎮(zhèn)館之寶
■明代龍鳳紋酒壺
此壺重955克,高32厘米,以鳳頭為嘴、龍身為把手,形成了“龍鳳呈祥”之景觀;壺嘴、壺把之間的一條小龍與龍把上的龍頭相對,恰似“二龍戲珠”的圖案;壺腹中間的鏤雕銀質“壽”字和圈外的5只蝙蝠環(huán)抱,組成了“五蝠捧壽”的畫面;腹中“壽”字與紫檀木外圈的24個葵花花瓣結合,“葵花向陽”的輪廓躍然眼前。鳳嘴以下頸項部位則有蛇、蝎等五毒蟲的圖案,其意為:若壺內(nèi)酒中有毒,通過頸部流出時,蛇蝎之毒可以抵制酒中之毒,從而以毒攻毒,化險為夷。
■清代鵲梅瓶一對
荷葉口、葫蘆腹,分3節(jié)組合成器,瓶頸左右前后和瓶腹前后均以粗模細鏨工藝完成鵲梅圖畫面。瓶腹上的4只鵲鳥在梅叢中翹尾展翅,躍躍欲飛,展示了“鵲梅鬧春”的鮮活態(tài)勢。鵲梅圖也叫“喜鵲報春”“喜鵲登枝”“喜上眉梢”等,是中國民間最常見、運用最廣泛的吉祥圖案。
■民初狀元第銀鎖
此鎖分3節(jié)7條銀鏈、17個鈴鐺、一個銀牌、一方大印共26個部分。上部透雕“福祿壽”三星高照;兩側雙龍盤繞,象征天意和權威;左右為頭戴大蓋帽,肩扛軍旗,全副武裝的辛亥軍士;中央“狀元第”3個楷書大字,字體豐滿圓潤,蒼勁有力;下方兩側“喜上眉梢”表示喜慶吉祥;正中為劉、關、張?zhí)覉@三結義;最下部大印上下八面分別雕刻丹、荷、竹、菊四季花吉祥圖案;底部幾何紋環(huán)抱四周,正中凹陷處鏨刻“連中三元”4個大字。
(作者:姜明明 責任編輯:劉巍)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