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導演,大家的印象往往是四五十歲的男人,頭發(fā)及肩,一身文藝范兒,很少有人會將其同農(nóng)民聯(lián)系在一起,但咱洛陽就有一位來自偃師市顧縣鎮(zhèn)的農(nóng)民女導演——張從霞。
近日,中國首屆百姓電影藝術節(jié)暨河南省第二屆微電影大賽在鄭州落下帷幕,39歲的張從霞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小霞的故事》獲得百姓電影類優(yōu)秀影片提名獎。一個農(nóng)家女是怎么接觸電影的?她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緣起】 露天電影“種下”她的電影夢
見到張從霞時,她正在給洛陽一家酒店拍攝廣告。她說,從鄭州領獎回來后,自己比之前忙碌了許多。對她來說,能夠獲得一筆經(jīng)費繼續(xù)支撐她的電影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當談起如何與電影結緣時,張從霞說,在自己小時候,電視還是個稀罕物,村頭偶爾播放的露天電影就成了她和伙伴們最大的期盼。正因為看電影的機會十分珍貴,她對銀幕有了隱隱的向往。
后來,鎮(zhèn)上建了一個電影院,張從霞便常常跑去看電影?粗筱y幕上扣人心弦的故事、變化萬千的風景,她對電影的熱愛也越來越深,“當時就想著能上上銀幕就行,自己拍電影簡直是想都不敢想”。1994年,張從霞只身離開家鄉(xiāng)到北京打工,大城市的繁華開闊了她的眼界,也讓她學到了很多。1995年,張國榮主演的電影《夜半歌聲》上映,這部片子的藝術感染力深深震撼了張從霞,她電影夢的根扎得更深了。
【過程】 條件有限,搟面杖也能敲出電影配樂
經(jīng)過幾年打拼,張從霞回到了家鄉(xiāng)。一次偶然當群眾演員的經(jīng)歷,讓她的電影夢一發(fā)不可收拾,她決心自己拍電影。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劇本怎樣寫?各種鏡頭怎么拍?演員哪里找?這讓僅憑打工掙錢、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張從霞陷入困境,“第一部片子拍起來確實難,但好在有許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我也不斷觀看電影學習,為《小霞的故事》拍攝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
2012年,張從霞以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為藍本,創(chuàng)作了電影《小霞的故事》,并自己出資拍攝。這部由她自編自導自演的90分鐘電影,講述一個農(nóng)村孩子追夢的故事,闡述“有夢想就要堅守”的道理。
“我不僅把自己的積蓄用于拍攝,自己也全身心投入,想盡辦法克服困難。”張從霞說,電影在后期制作背景音樂時,為了和影片相契合,需要請專業(yè)樂隊演奏,但這筆費用是她無法承擔的。最后,劇組成員絞盡腦汁,決定使用搟面杖敲出節(jié)奏感,沒想到效果非常好。
“張導十分認真,演得稍不到位就要重新來,有時一個鏡頭要拍十幾遍。”攝像師徐年鎖說。 由于當時的攝像設備需要使用磁帶作為儲存介質,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拍攝成本,但張從霞依舊一絲不茍地對待每一個鏡頭。
【未來】 希望自己拍的影片能夠登上大銀幕
“接地氣”,是張從霞的拍片追求。“我自己就是農(nóng)家孩子,我的鏡頭也一直對準身邊的父老鄉(xiāng)親,將來還是這樣。”談起下一部片子的打算,張從霞如是說。從2005年第一次當群眾演員到現(xiàn)在,張從霞已經(jīng)接觸電影近10年。長期以來,她最大的夢想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夠登上大銀幕。她拍攝的電影沒有經(jīng)過審批程序,一直無法公映,她就帶著放映設備,在鄉(xiāng)鎮(zhèn)免費為鄉(xiāng)親們放映。
張從霞說,自己也曾想過放棄,但是自己的團隊給了自己力量,“我們是業(yè)余的,有許多地方需要提高,但我們有熱情也有信心,一定要讓影片登上大銀幕”。 從看電影到拍電影,張從霞表示,自己的電影夢正在一步步實現(xiàn)。在此次大賽上,她還憑微電影《渣滓》獲最佳女配角提名獎。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