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那么,一個清官的背后必然有一家子明白人。 做官也是高危職業(yè),因貪腐而葬送前途乃至性命的官員不在少數(shù)。有人本想當(dāng)清官,一不留神兒卻“被貪”了:你不貪,你那“坑爹”的兒子貪。拉攏了你的家人,不怕你不上賊船。
當(dāng)清官難,不但自己要清——清正廉明,家人也要“清”——清楚、清醒,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 所以,立志做清官的人,都把治家當(dāng)成頭等大事。司馬光的名字,洛陽人太熟悉了。沒辦法,這位宋代名臣,人品修養(yǎng)堪稱楷模。
司馬光一生樸素,晚年退居洛陽時,大臣王拱辰在洛陽蓋了一棟豪華住宅,司馬光無意攀比,窩在陋室里心平氣和地編纂《資治通鑒》。他反復(fù)告誡子女,“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以他的聲名,向他行賄的人估計不在少數(shù),但司馬光通通拒絕了,并叮囑家人謹(jǐn)言慎行。
因為老拿“退休金”周濟窮人,手頭緊張,司馬光便吩咐家丁,把家里的馬賣了換錢用。家丁牽馬出門,他追著叮嚀:“這馬曾經(jīng)得過病,要是有人買馬,你一定得告訴人家。” 此舉看似迂腐,卻是司馬光當(dāng)清官的秘訣:賣馬這種小事都要求身邊人恪守誠信,哪個家人還敢胡來?
清代高官張英,治家頗有司馬光之風(fēng)。他當(dāng)宰相時,老家人跟鄰居爭地基,寫信給他要他撐腰。張相爺回信如下:“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不但不撐腰,他還要求家人讓出地基。
宋代的包青天更絕,他把家訓(xùn)刻在老家的石碑上:后世子孫,倘若貪污腐敗、胡作非為,活著不許踏入老包家的大門,死后不許葬入祖墳!這些人雖不同朝代,卻都是司馬光的知音。有人問,當(dāng)官不貪,不為兒女留點兒錢,又不許家人占小便宜,不怕被子孫罵?“司馬光們”是這樣回答的:留清白給他們就夠了。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他自個兒能掙。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早晚被敗家子折騰光。值得玩味的是,清官很少被子孫罵。司馬光的妻子去世后,司馬光拿不出辦喪事的錢,不得不賣地葬妻,他的兒子不但深表理解,還對父親更加孝順,幫他編纂《資治通鑒》。
貪官的子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時固然風(fēng)光,待老子貪腐事發(fā)被抄家問斬時,往往就要開罵了:爹啊,你可坑苦我們啦!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fù)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